知识库 > 腹部 > 下腹痛 > 内容

下腹痛内容

宝宝发热怎么办?

病请描述:近段时间,肺炎支原体、甲乙流、腺病毒、合胞病毒等轮番上阵,作为易感人群的儿童,可谓烧在宝宝身,痛在父母心呀。 发热作为儿童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热后怎么办呢?怎么吃药?如何护理?今天和大家科普下 一、发热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发热是致热源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人体正常平均体温37.0℃),简单说,就是体温比平时体温增高了。 1.发热的过程有3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身体的产热超过散热,容易出现畏寒、寒战、四肢冷等症状 体温平稳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寒战减少,可能出现头痛、呕吐、乏力等 体温下降期:散热超过产热,体温逐渐下降 2.发热分度: 低热:37.3℃-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40℃;超高热:40.1℃以上 3.高热会不会烧坏脑子?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如果发热被烧“傻了”,是引起发热本身的疾病如脑炎或其他严重疾病导致的,如果出现持续超高热41℃以上不退,需要警惕脑损伤,需要及时就医。 二、发热多少℃需要使用退热药? 首先出现发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自觉症状 1.如果≥2月宝宝体温≥39.0℃或者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以使用退热药;如果体温不到39.0℃,但宝宝精神不振、头痛、肌肉酸痛等也可以使用;如果体温超过39.0℃,但精神状态很好,没有任何不适,可以暂时不服用退热药 2.有时候吃完退热药,体温可能仅下降1-2℃,只要孩子不再难受,家长不用特别着急,不需要短时间反复来院就诊,但需要密切观察孩子情况。 三、如何选择退热药? 目前儿童安全有效的退热有两个: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反对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使用 退热药使用后一般30-6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部分仍高热不退,不宜短期内重复使用,一般间隔4小时以上,期间注意关注病情,并适当物理降温。 注意: 1.不建议两种药物联合或交替使用,可能导致剂量错误或混淆给药时间,药物过量中毒风险; 2.避免与含有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合使用,有重复用药、甚至用药过量中毒风险。如需使用建议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正确使用 3.口服退热药吐了要不要补喂?如服用后立即呕吐,可考虑补服,如果超过15分钟,需要考虑补服后的危害;如果无法口服退热药可换用直肠栓剂。 4.睡着了需要叫醒喂药吗?如果宝宝手脚暖和、睡觉安稳,暂时不需要叫起来喂药,少穿少盖,降温散热,监测体温;如果宝宝手脚凉或者有热性惊厥病史或其他基础疾病,可以叫起来喂药或直肠栓剂给药。 5.退热药只是在宝宝发热时才有退热作用,宝宝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并无预防发热的作用。 四、发热时如何居家护理 1.环境与休息:清洁、安静,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通风1次。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也有利于患儿的休息。 2.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温患儿每1—2小时测一次,多饮水、多休息。 3.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食欲等状态。 4.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湿的衣服及时更换。发热的患儿不要给患儿捂汗,要少穿衣服,会影响散热;退热30分钟重复测温; 用退热药后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 6.物理降温:设法降低环境温度,但避免直接吹风。 a.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b.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c.擦浴:用温水(不要用酒精)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等部位。 五、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医院就诊? 发热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发热,发热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体温低不代表病情轻,体温高也不代表病情重。 发烧若伴有下列情况则应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1.3月以下宝宝出现发热 2.持续高热或40℃以上超高热或发热3天以上 3.呼吸快、呼吸费力、面色发绀、声音嘶哑 4.热退后精神软、烦躁、惊厥、食欲差等 4.严重呕吐、腹痛、脸色不好、尿少表现 5.本身有基础疾病如肿瘤、肾病综合征、免疫缺陷等 六、出现惊厥时如何处理? 1.保持镇定,确保周围环境安全,调整宝宝身体平躺或侧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清理口腔分泌物但不要强行抠挖,防止窒息。 2.不要强行按压或摇晃宝宝,让惊厥自然发展,不要强行撬开嘴巴,不要在嘴里放东西、不要喂水喂药、不要掐人中。 3.注意记录孩子发作时间、发作样子,及时医院就诊。 发热惊厥大部分1-2分钟能自行缓解,短期发作一般不会对孩子造成脑损伤。 七、平时如何预防? 1.逐渐增加宝宝到户外活动的时间,及时增减衣服。 2.外出时尽量戴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宝宝到公共场所 3.强调暖气房、空调室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清洁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4.注意手卫生 5.按时预防接种,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总之,父母在宝宝发烧时,千万不要过分紧张耽心,除了就医外,尽量维持幼儿的舒适,只要平时具备基本的发烧处理知识,一定可以帮助儿童回复健康的身体。

魏金凤 2024-09-23阅读量1853

若有这3个迹象,或许离衰老不...

病请描述:杨女士55岁那年绝的经,当时,她还有点惆怅,想着自己真的老了。但想到和周围的其他人比,自己已经算晚的了,也就慢慢释怀了。 一年后,她“惊喜”发现,原本离去的月经又回来了,和之前不一样的是,这时候的出血是每次都只有一点,却持续不断了一个多月。 杨女士也没放心上,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出血量越来越多,还经常腰痛腹痛,偶尔还会头晕目眩。在女儿的提醒下,来到了医院检查,最终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晚期。 医生表示,要是杨女士能在绝经后第一次出血就来检查,或许结果会大不相同。 1女性越晚绝经越好? 公布最佳“年龄” 绝经的本质就是女性卵巢功能衰竭,无法产生足够的孕激素,进而引起的闭经,这是女性生理机能逐渐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一般情况下,女性的卵巢功能会从35岁之后开始衰退,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随着卵巢功能的衰竭,卵巢体积会逐渐变小,直至分泌功能完全消退,也就绝经了。虽然医疗水平逐渐发展,人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但我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一直在49~50岁左右。 大家可以把这平均值当作最佳绝经年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符合这个时间段,在这个基础上前后相差个三五年也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只要在45岁-55岁绝经就不需要过多担心。 当女性正式绝经,就意味着体内基本没有雌孕激素,而雌激素作用又至关重要,是女性各种器官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一旦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部分器官开始衰老,初期可能表现为潮热多汗、暴躁易怒、失眠,之后开始发展成泌尿系统症状、皮肤老化以及阴道黏膜萎缩等,发展到后期可能会有心血管/代谢问题、骨质疏松等问题。 绝经意味着衰老,所以不少女性也会想着晚点绝经,那是不是越晚绝经越好呢?这有一定道理,但并不是越晚越好。 女性在55岁之后,甚至60多岁时还有月经,一定要警惕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因为排卵期前后体内都有雌激素高峰期,乳腺、子宫长期受到雌激素刺激,可能会诱发病变。 2当女性衰老时, 下半身会出现3个信号 当梳头发时掉落了一根白发、照镜子时脸上多出一道皱纹......是否在某个瞬间,感觉到自己的真的老了?但其实相对于脸上的衰老表现,下半身或许早早就给出了信号,只是被忽略了。 当女性下半身出现3种表现时,或许暗示衰老正在静悄悄来临。 经期变得不规律 女性在年龄增加后,月经周期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有些人可能20来天就来一次、有些人会40多天才来一次,这是卵巢、子宫衰退的表现。 发现月经周期发生变化,不建议自行服药,而是要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干预。 膝关节出现问题 数据显示,女性出现膝关节退化的比例是男性的10倍,且近年来发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当膝关节出现问题时,日常爬楼梯、登山时会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乏力,如果症状进一步加重,还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必要时及时就医。 臀部肌肉越发松弛 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的臀部会有明显的老化、外扩,这是由于髋关节退化所致。想要预防的话,日常要多进行运动、减少久坐。 3绝经又出血, 不是“第二春”,可能是癌症 绝经后再出血,也有人称为“倒开花”,但这不一定是件好事。虽然年轻时来月经出血,代表着女人仍然年轻,卵巢还在工作。但绝经后再出血,代表的可不年轻,很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韩世愈表示,绝经后又出血,不要以为是“第二春”,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病因主要有下面4个方面。 器质性病变 罹患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卵巢良性肿瘤以及阴道炎等疾病,都可能会导致阴道异常出血,也可能是阴道恶性肿瘤所致。 宫内节育器 绝经后女性的卵巢、子宫会逐渐萎缩,一些放置了节育器没有及时取出的女性,会导致节育器嵌入子宫肌层,进而引起阴道出血。 药物原因 很多绝经期的女性需要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在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引起内分泌腺的闭经后出血。 全身性出血性疾病及内科疾病 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患者,也可能会有偶发性的阴道出血症状。 如果出现了倒开花,第二春,千万不要盲目高兴,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下,排查病因。

方广虹 2024-09-06阅读量2021

产后妈妈骨盆康复要领

病请描述: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有女性骨盆变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生完宝宝的妈妈们,会明显看到骨盆变宽、盆底肌松弛,盆骨疼痛等问题。 引起产后妈妈骨盆变形的原因 怀孕后,过度拉伸的腹肌失去对腰椎的支撑作用,子宫重量的增加也会给腰椎施加更的压力,再加脊椎间的韧带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变得松弛,脊椎稳定性差。因此,腰椎弯曲变大,孕妇常感到腰背疼痛,同样,乳房重量的增加也给颈椎、 胸椎施加压力,颈椎弯曲变大,孕妇也会感到疼痛。 产期胎儿通过阴道分娩出,分娩的变化非常大。分娩后,阴道腔的扩张,阴道壁也会变得松弛,肌张力也会降低,黏膜皱襞都会消失。 一些坏习惯也会导致骨盆变形。比如长时间习惯性地跷二郎腿,长期穿高跟鞋、紧身衣等不良习惯。 骨盆变形的危害 耻骨下降分离:腰腹痛、胯骨增宽、阴道松弛、子宫下垂、尿失禁,女性敏感点相应下降。变形严重者的疼痛会更剧烈,活动也受限,单侧或双侧的下肢很难负重,行走 比较困难的,翻身困难;轻者行动无力。下台阶及单腿站立、弯腰、翻身等动作 ,都能引起局部疼痛加剧。 易患盆腔积液 、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女性妇科炎症反复发作,阴道松弛、降低性生活质量。 修复骨盆的方法 正确的坐姿:生活中不少人都喜欢跷二郎腿或者盘腿放松,但是跷二郎腿的时候容易使得骨盆和髋关节受压增大。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酸痛感、长期下去就会导致骨盆歪斜的问题 ,进而诱发骨骼病变的严重后果。 选择适当软硬度的床:除了选择一款软硬度适中的床垫,也采取侧卧或仰卧相互交替的方法来帮助骨盆的恢复。 少穿高跟鞋: 高跟鞋虽然可以使身材显得更加挺拔修长,但是高跟鞋会给女性的踝骨以及膝盖增大负担。久穿容易使得腿部和骨盆肌肉疲劳,长期下去就容易导致骨盆变形问题。 专业的骨盆修复:产后进行专业的骨盆康复训练和治疗,通过对盆底肌、骨骼的专业康复治疗。可以减少脏器脱垂及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及腰骶部疼痛的发生。同时唤醒盆底的神经及肌肉,使骨盆、阴道更好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213

试管移植D3胚胎好还是D5好...

病请描述:  在经过前期检查、促排取卵、体外受精等诸多步骤后,才终于培养成为胚胎等待移植这一步。对于试管婴儿夫妇来说,胚胎移植似乎是整个试管婴儿过程的临门一脚,因此在这关键的一步,选择一个优质的胚胎(种子)移植,希望才更大,成功率才更高,那么试管移植D3胚胎还是D5胚胎好?移植后又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始着床呢?   试管胚胎D3和D5是什么意思?   南昌市生殖医学专家介绍,胚胎D3和D5的意思是指不同时期胚胎。D3代表在实验室培养器皿中培养至第3天的胚胎,此时在医学上将其称为卵裂胚,胚胎数量通常为8个,但发育速度会有所不同;D5代表培养至第5天的胚胎,D6则是培养至第6天的胚胎,医学上将其称为囊胚。   胚胎培养是试管婴儿比较重要的环节,在不同的时期胚胎发育的情况是不同的,自取卵日开始,当天为D0,之后正常受精卵形成后进一步分裂发育,分裂的第一天称之为D1,以此类推第三天就是D3,第五天也就是D5。   试管移植D3胚胎还是D5的好?   一般情况,D5和D6的囊胚,比D3时期卵裂胚的发育潜力好,但不同时期的胚胎质量和评分等级是不一样的,一般D3胚胎的I~III级为可用胚胎,IV级最差为不可用胚,而D5囊胚中4AA、4AB、4BA、4BB等是优质囊胚,往往等级越高、质量越好的胚胎移植后着床率和怀孕率越高。   另外,从子宫环境方面来考虑,宫腔及子宫内膜容受性都良好的患者来说,移植D3卵裂期胚胎和D5、D6囊胚成功妊娠的几率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都是同样的宫腔环境,无论种植哪一种胚胎都能够有较高的着床率。   因此,具体的移植D3胚胎还是D5胚胎,需要结合胚胎质量评分等级及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D3胚胎 (卵裂胚)   优势:1. 避免无胚胎可移植的风险;2. 胚胎体外培养时间短,体外操作少,对胚胎的潜在影响小;3. 相对囊胚培养的花费更少。   劣势:较难选择出更具发育潜能的胚胎;多胎率增加。   D5胚胎 (囊胚)   优势:1. 囊胚因为多培养了2-3天,相对来说能进一步筛选出发育潜能更佳的胚胎;2. 在着床率增加的前提下,可以减少胚胎的种植数量,从而降低多胎妊娠率。   劣势:因为需要进行囊胚培养,一方面花费更高,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囊胚培养失败,导致无胚胎可移植的风险。   胚胎移植后什么时候开始着床?   南昌市生殖医学专家介绍,胚胎移植时,有D3鲜胚和D5囊胚,这两种胚胎的着床时间是不一样的。同时移植手术后,医生会告知验孕时间。   D3鲜胚   胚胎学家会根据胚胎的卵裂球数目、卵裂球的均一度及胚胎碎片数量对胚胎进行评分。其中8细胞、细胞大小均等,透亮,胞质无颗粒,碎片0%-5%的胚胎最优质。   移植后,D3胚胎会在宫腔内继续发育,直到形成囊胚以后,分化出了合体滋养细胞,才能在子宫内膜着床。   一般来说D3胚胎在移植以后的3-5天着床,第12天验孕。   D5囊胚   D3胚胎继续发育2-3天,就是D5-D6的胚胎。囊胚的分级根据囊胚腔、内细胞团、滋养层细胞来判定,最理想的囊胚是第5天形成的4AA。   一般来说D5胚胎在移植后2-4天着床,第10天验孕。   补充:由于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移植的胚胎级别不同,着床时间会有所差异,有的人着床晚一些。最后的验孕标准是于移植后10~14天,到医院测血HCG来判断自己是否怀孕。   胚胎移植后在宫腔内的变化   胚胎着床会有什么反应吗?   1. 轻微腹痛:有些成功着床的姐妹表示,移植后第3~4天,小腹会出现像针扎或一抽一抽似的疼,这有可能是着床疼。   2. 轻微褐色出血:有的姐妹可能会有粉红色或褐色的出血,量很小,这可能是“着床出血”,即胚胎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3. 乳房胀痛:受精卵着床,女性身体内激素快速上升,乳房可能会出现轻微胀痛、刺痛感。   温馨提示:试管移植胚胎后,切勿整天惦记是否已经成功怀孕,每天拿验孕试纸测试。焦虑的心情反而会引起失眠、情绪低落、胃口不好,从而影响胚胎着床成功。多分散下注意力,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正常上班都是可以的,静待去医院检查的日子,拥抱好孕!

南昌市生殖医院 2024-09-02阅读量1456

试管移植D3还是D5胚胎好?...

病请描述:  在经过前期检查、促排取卵、体外受精等诸多步骤后,才终于培养成为胚胎等待移植这一步。对于试管婴儿夫妇来说,胚胎移植似乎是整个试管婴儿过程的临门一脚,因此在这关键的一步,选择一个优质的胚胎(种子)移植,希望才更大,成功率才更高,那么试管移植D3胚胎还是D5胚胎好?移植后又分别是什么时候开始着床呢?   试管胚胎D3和D5是什么意思?   南昌市生殖医学专家介绍,胚胎D3和D5的意思是指不同时期胚胎。D3代表在实验室培养器皿中培养至第3天的胚胎,此时在医学上将其称为卵裂胚,胚胎数量通常为8个,但发育速度会有所不同;D5代表培养至第5天的胚胎,D6则是培养至第6天的胚胎,医学上将其称为囊胚。   胚胎培养是试管婴儿比较重要的环节,在不同的时期胚胎发育的情况是不同的,自取卵日开始,当天为D0,之后正常受精卵形成后进一步分裂发育,分裂的第一天称之为D1,以此类推第三天就是D3,第五天也就是D5。   试管移植D3胚胎还是D5的好?   一般情况,D5和D6的囊胚,比D3时期卵裂胚的发育潜力好,但不同时期的胚胎质量和评分等级是不一样的,一般D3胚胎的I~III级为可用胚胎,IV级最差为不可用胚,而D5囊胚中4AA、4AB、4BA、4BB等是优质囊胚,往往等级越高、质量越好的胚胎移植后着床率和怀孕率越高。   另外,从子宫环境方面来考虑,宫腔及子宫内膜容受性都良好的患者来说,移植D3卵裂期胚胎和D5、D6囊胚成功妊娠的几率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都是同样的宫腔环境,无论种植哪一种胚胎都能够有较高的着床率。   因此,具体的移植D3胚胎还是D5胚胎,需要结合胚胎质量评分等级及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D3胚胎 (卵裂胚)   优势:1. 避免无胚胎可移植的风险;2. 胚胎体外培养时间短,体外操作少,对胚胎的潜在影响小;3. 相对囊胚培养的花费更少。   劣势:较难选择出更具发育潜能的胚胎;多胎率增加。   D5胚胎 (囊胚)   优势:1. 囊胚因为多培养了2-3天,相对来说能进一步筛选出发育潜能更佳的胚胎;2. 在着床率增加的前提下,可以减少胚胎的种植数量,从而降低多胎妊娠率。   劣势:因为需要进行囊胚培养,一方面花费更高,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囊胚培养失败,导致无胚胎可移植的风险。   胚胎移植后什么时候开始着床?   南昌市生殖医学专家介绍,胚胎移植时,有D3鲜胚和D5囊胚,这两种胚胎的着床时间是不一样的。同时移植手术后,医生会告知验孕时间。   D3鲜胚   胚胎学家会根据胚胎的卵裂球数目、卵裂球的均一度及胚胎碎片数量对胚胎进行评分。其中8细胞、细胞大小均等,透亮,胞质无颗粒,碎片0%-5%的胚胎最优质。   移植后,D3胚胎会在宫腔内继续发育,直到形成囊胚以后,分化出了合体滋养细胞,才能在子宫内膜着床。   一般来说D3胚胎在移植以后的3-5天着床,第12天验孕。   D5囊胚   D3胚胎继续发育2-3天,就是D5-D6的胚胎。囊胚的分级根据囊胚腔、内细胞团、滋养层细胞来判定,最理想的囊胚是第5天形成的4AA。   一般来说D5胚胎在移植后2-4天着床,第10天验孕。   补充:由于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移植的胚胎级别不同,着床时间会有所差异,有的人着床晚一些。最后的验孕标准是于移植后10~14天,到医院测血HCG来判断自己是否怀孕。   胚胎移植后在宫腔内的变化   胚胎着床会有什么反应吗?   1. 轻微腹痛:有些成功着床的姐妹表示,移植后第3~4天,小腹会出现像针扎或一抽一抽似的疼,这有可能是着床疼。   2. 轻微褐色出血:有的姐妹可能会有粉红色或褐色的出血,量很小,这可能是“着床出血”,即胚胎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   3. 乳房胀痛:受精卵着床,女性身体内激素快速上升,乳房可能会出现轻微胀痛、刺痛感。   温馨提示:试管移植胚胎后,切勿整天惦记是否已经成功怀孕,每天拿验孕试纸测试。焦虑的心情反而会引起失眠、情绪低落、胃口不好,从而影响胚胎着床成功。多分散下注意力,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正常上班都是可以的,静待去医院检查的日子,拥抱好孕!

熊国保 2024-09-02阅读量1493

140、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C...

病请描述:哪个更好不能一概而论,取决于不同的病情。 对于普通的胆囊结石或胆囊炎,通常彩超优于CT。彩超发现结石的准确性更高,方便测量大小,可以更准确测量胆囊壁的厚度,方便预测炎症的严重程度和癌变的风险。彩超可以同时测量胆总管宽度,也可能发现胆总管结石。 但如果疼痛的位置不典型,疼痛较剧烈,发病前也不曾知道自己曾患胆囊结石,则急诊CT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肝胆彩超做不了急诊,等待也可能更久,CT还可以查找腹痛的其它病因比如胃肠道穿孔、胰腺炎、心肺器质性疾病等。部分结石CT下可见,可发现部分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还可以协助发现胆囊结石的并发症比如化脓穿孔、压迫胆管、肝脓肿、胆源性胰腺炎等。 因此,病情简单,随访复查或者病情筛查,以彩超为主。病情重、并发症的评价,CT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每个患者均有特殊性,具体病因、治疗指征和方式请咨询专科医生。 欢迎收藏及转发给有需要的亲人朋友。

孙平 2024-08-06阅读量1745

儿童心理科普之抑郁篇-王云峰

病请描述:儿童心理科普之抑郁篇 儿童抑郁症,作为抑郁症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此种病状特指于孩童阶段(通常定义为12岁及以下)发生的心理问题,其核心症状包括明显的且持久的精神压抑与缺乏热情。这种被称为儿童抑郁症的情况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其较低的辨识度、治疗成功率低和高自杀风险等特征,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普及关于儿童抑郁症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详细解析病例来加深理解。   一、儿童抑郁症概述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可能包括情绪波动大、行为冲动、愤怒、沮丧、自卑、食欲不振、失眠或嗜睡、社交退缩、难以集中注意力等。有时,患儿还会出现腹痛、头痛等躯体症状,甚至可能发生自杀行为。多元因素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会援助以及压力生活事件等。   二、临床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明的抑郁之旅   小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原本活泼好动,成绩优异。然而,近半年来,他的性格发生了明显变化。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对学习和游戏都失去了兴趣。晚上经常失眠,食欲也大幅下降。父母发现他的变化后,带他来到医院的心理科就诊。   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诊断小明患有儿童抑郁症。原来,小明的父母近期关系紧张,经常争吵,甚至考虑过离婚。这种家庭氛围对小明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他出现了抑郁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小明的父母开始调整他们之间的关系,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小明接受了心理和药物的治疗,并逐渐从抑郁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案例二:小红的逃避与自救   小红,一个十二岁的女孩,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然而,进入初中后,她突然变得不爱上学,经常找借口请假或逃课。父母和老师都以为她是厌学或叛逆,但实际上,小红正被抑郁症所困扰。   小红的抑郁源于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进入初中后,课程难度加大,她感到力不从心;同时,新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也让她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些压力逐渐积累,最终导致了她的抑郁症状。幸运的是,小红的家人及时发现了她的异常,并带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在医生的帮助下,小红学会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她还参加了学校的心理咨询活动,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和自信。   三、儿童抑郁症的识别与应对 1、如何识别: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如果孩子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缺失、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2、对策:一旦孩子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这包括心理干预、药物疗法以及家庭援助等多种方式。同时,家长还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态度。 3、预防:预防儿童抑郁症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施压和惩罚;学校也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服务。 四、结语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疾病,它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科普和宣传,我们可以提高公众对儿童抑郁症的认识和关注,促进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同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心灵的蓝天。

生长发育 2024-07-16阅读量3168

如何判断孩子是矮小还是晚长-...

病请描述:如何判断孩子是矮小还是晚长 患者家属自述,父母双方身高遗传条件一般,孩子一直都长得挺慢的,现在四年级了,还是比班里同龄的孩子矮小半头,想去干预的时候,家里的长辈总是说孩子爸爸之前就长得慢,等到初中高中的时候,个头自然就窜起来了,不用担心,孩子母亲学习了儿童身高知识以后,觉得应该及时干预,起码要排除孩子是否存在矮小症,因此来生长发育门诊就诊。 患者性别男,生理年龄9岁,身高体重测量数据如下:身高124.7cm,处在3rd水平;体重35kg,BMI22.51,处在96th百分位,体重已经处于肥胖水平。骨龄8岁,发育基本同步,遗传身高数据,父亲168cm,母亲159cm,遗传靶身高170cm,处在47.5th百分位;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的身高曲线来看,患者身高数据及增速一直处于最低线水平,8-9岁这一年,生长速度4cm左右,临界生长障碍。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全血细胞计数无明显异常,C-反应蛋白无异常,电解质、肌酐、碳酸氢盐、钙、磷酸盐、碱性磷酸酶和白蛋白无明显异常,TSH、T4、T3、IGF-1无异常。病史问诊中,患者无明显胃肠道症状,食欲正常,无腹痛、腹泻或者直肠出血情况,肺部无感染史、无免疫缺陷,无使用糖皮质激素史,综合以上检查来看,该患者属于典型的因环境因素干预不足导致的生长发育缓慢,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肥胖 患者体重水平处在96th百分位,肥胖,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来看,每天精致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比超过70%,经常食用炸鸡、薯条、甜食等精细加工食物;没有规律的运动习惯,每天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饮食不节、运动不足、睡眠不佳的案例。以上三点也是导致其肥胖的重要原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肥胖,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长发育水平。 第二、遗传因素发挥不充分 患者目前的身高并未完全发挥遗传水平,首先考虑进行营养干预、运动处方、睡眠处方结合营养剂补充的调整方案,在充分发挥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将后天环境因素的作用提升到最大,以达到家长期望的最终身高。 综合以上,门诊给出了如下调整方案: 第一、调整饮食结构比例 碳水化合物比例不高于百分之五十五,优质蛋白质足量供应,每日蔬菜摄入量不低于200g,食材供应需要包括肉、蛋、奶、蔬菜、水果、坚果、乳制品。 第二、培养规律的运动习惯 优选有氧运动,每周保证5次以上有氧运动,时长不低于50分钟。 第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天的睡眠时长不低于9个小时。 根据以上调整方案,患者实施了三个月以后,体重有了明显下降,身高增速较之前有了改善。根据这一案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儿童身高发育的整个历程中,越早干预,效果越理想,切勿抱有传统观念,以免延误最佳干预时间。

生长发育 2024-07-10阅读量2385

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

病请描述:1. 抽动障碍有哪些分型?(1)根据抽动部位的不同,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2)根据抽动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抽动及复杂抽动,有时简单和复杂之间的界限是不易分清的;(3)根据临床特点、病程长短和是否同时伴有发声性抽动的不同,抽动障碍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三种类型;(4)从病因学的角度来讲,抽动障碍可以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 抽动障碍的常见首发症状是什么?通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的抽动作为首发症状,如眨眼、咧嘴动作或摇头等,而后逐步向颈、肩、肢体或躯干发展。以眼部抽动作为首发症状占38%-59%,眨眼被认为是抽动障碍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发声性抽动作为首发症状占12%-37%,通常表现为清嗓子、干咳、嗅鼻、犬吠声或尖叫声,秽语仅占1.4%-6%,其中以清嗓子最为常见。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症状,您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相关科室就医,尽量做到首发首诊。3. 感觉性抽动都有哪些症状?        大约40%~55%的抽动障碍于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之前表现有感觉性抽动症状。可以表现为嗓子痒、眼不舒服、脖子痒、脖子痛、头晕、头痛、胸闷、有东西压着肩膀和具体不能说出的躯体不适感,其中以嗓子痒比较常见。但感觉性抽动常常被误诊或漏诊。4. 如何区分发声抽动和运动抽动?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部、躯干及四肢肌肉的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通常始于头面部肌肉,可出现眨眼、摇头、扮鬼脸等动作,随着病情发展,逐渐累及身体各部位,可出现耸肩、蹦、跳、打自己等。发声性抽动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产生发声。比如频频发出“喔、嗯、啊...”等声音,或者清嗓声、吸鼻声、犬吠声、动物叫声等,还有说脏话、重复或模仿语言等。5. 抽动障碍临床症状轻重的演变规律?        根据归纳临床问诊时患儿家长和老师的回忆以及医生的临床经验总结,一般抽动障碍患儿病情发展规律为:患儿在发病之初,其症状以眨眼、清嗓等头面部症状为主,发病半年至2年,患儿病情逐渐加重,依次出现颈项肩部症状、四肢抽动、腹部抽动等。根据观察数据显示,此阶段抽动症状中,以头面部抽动为主,身体上部抽动较身体下部为多,抽动范围较局限。发病2~9年,患儿病情可能进一步加重,此时患儿的抽动症状有下行趋势,头面部症状比例进一步减少,腹部症状比例增多,颈项肩部症状及四肢症状,尤其是下肢症状比例,均有明显增加,抽动范围较病初扩大,甚至涉及全身。部分患儿出现发声抽动,可能出现共患病,如ADHD、癫痫、情绪障碍、学习困难等。6. 抽动障碍轻重程度如何划分?        抽动障碍的病情有轻重之分,国外学者将其病情按轻重程度分为3级:Ⅰ级指抽动轻微,不影响学习与生活,无须治疗;Ⅱ级指抽动严重,需要治疗;Ⅲ级指抽动严重并影响患儿学习与生活。临床上通过抽动严重程度量表对抽动障碍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当然,伴随抽动障碍的一系列行为问题,也相应地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所以,应对抽动障碍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不仅要进行症状评估,还要对抽动的性质、病程、当时的功能状况以及对社交、家庭、学校生活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7. 抽动障碍各部位的抽动特点是怎样的?1)抽动障碍各部位的特点一:①面部肌肉抽动表现为眨眼、斜眼、扬眉、咧嘴、耸鼻、做怪相;②颈肩部肌肉抽动则为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③躯干部肌肉抽动则为挺胸、扭腰、腹肌抽动;④上肢肌肉抽动表现为搓手、握拳、甩手、举手、扭胳膊;⑤下肢抽动则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⑥喉肌抽动则表现为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表现随地吐痰、说话时语调重音不当或不分场合不自主骂人等。以上各组抽动症状可同时出现,亦可交替出现。2)抽动障碍各部位的特点二:①运动性抽动:眨眼占56.04%,努嘴和咧嘴占23.07%,点头或者是摇头占56.04%,耸肩占39.56%,躯干抽动占6.5%,腹部肌肉抽动占2.02%,腹部动主要表现为挺腹、吸气。②共存症状:有强迫观念以及行为占5.4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47.25%脾气急躁占12.08%,学习困难或者是厌学占2.19%。8. 不同年龄的抽动患儿临床表现有什么不同?有研究表明抽动障碍患儿的抽动症状一部分延续到青春期,也会一部分延续到成年。就抽动障碍本身而言,发声性抽动通常比运动性抽动在临床上出现得要晚,平均发病年龄为11岁。而秽语的起病年龄通常又比简单发声性抽动要晚,平均起病年龄为13~14.5岁,并且病程中大约1/3的病人秽语症状可以自然消失。在疾病早期易怒及行凶现象很少见,大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体力的增加,病情又反复发作,难以控制,当外界有激怒因素时,患儿容易以攻击性行为发泄自己的内心郁闷,攻击及破坏行为会时有发生,而且越来越常见,甚至造成行凶及法律问题。年龄越大,此类行为也会相对增加。9. 抽动障碍患儿为什么会出现怪异的动作?        患儿为了掩饰抽动症状往往快速做出另一组动作,使动作呈现得很怪异。患儿有时可能因感觉局部不适而出现一个抵抗动作,如感觉咽部不适而清嗓子,眼不适而眨眼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在没有任何诱因或无意识情况下出现重复多变难以自制的肌肉群抽动。连续发生时即表现为复杂的抽动表现。患儿自己会意识到抽动动作但因为不被别人理解,所以试图用夸张的面部动作加以掩饰。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与试图掩饰的面部表情交织出现,别人看来就是一些怪异的表情。在坐位时,患儿为了掩饰面部的抽动可表现为不住地点头;颈部的抽动则表现为下颌不停地接触膝盖;为了掩饰手指的抽动可用两手互相扭动;站立时患儿以用力跺脚来掩饰腿部的抽动;行走时突然双脚向前蹦一下,其实也是掩饰动作。这些掩饰动作比实际抽动动作相对要大。由于这些掩饰动作与不自主抽动动作频繁交替出现,又不被别人理解,所以就被误认为是怪异动作。10.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判断小孩出现了秽语表现?           童言无忌,这是令人称道和赞美的。可是,如果孩子满口粗话、脏话,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且屡劝不改,这就要另当别论了。秽语的特点是在最不适宜的场合和地点以罕见的、高亢的语调,毫无道理地大声表达淫秽词语。本病患者有良好的自制力,但对秽语几乎无自制力,有时为了控制秽语的出现反而呈现连串的脏话。为了防止秽语,患者常自行修正文字或乔装字语,以摆脱难堪境地。另外还有精神秽语和秽语行为。孩子不会无缘无故说脏话,出现上述情况时,有经验的大夫一定会告诉您,这很可能是儿童常见病—Tourette综合征在作祟。11. 抽动障碍患儿会出现怎样的模仿行为?           抽动障碍患儿模仿别人最常见的形式是模仿别人的语言。与他人对话时,不自主地重复对方刚刚说过的话。也有部分患者模仿曾经听到过的声音,如动物的鼻音、动物的叫声、电视中特殊的声响等,还有重复叫喊自己的名字。其次是反复进行别人认为愚昧、可笑的动作,如致意性接吻、象征胜利的V形手势等,由此又引起抽动障碍的行为紊乱问题。12. 抽动障碍患儿为什么有时容易头痛?国内外专家研究认为伴头痛的抽动障碍可能代表此病的一个亚型。主要发病原因是与5-羟色胺代谢功能障碍有关的神经递质紊乱,与偏头痛的发生机制基本相同。所以抽动障碍和偏头痛同时出现在某些儿童身上,可能基于两者有相似的生理代谢和解剖学异常。在临床中见到的抽动障碍患儿有偏头痛时,要想到是其伴随症状或共患病。13. 抽动障碍患儿为什么有时容易腹痛?           抽动障碍的患儿可叙述腹痛。腹痛可以是此病的并发症状。因为抽动障碍是多组肌群不自主抽动,躯干部肌肉包括胸部及腹部肌肉等,由于肌群的不停收缩、放松频繁运动,用意识难以控制时肌群已疲劳也不停止抽动,产生大量乳酸,不能及时消散、分解,刺激肌内神经而感到酸痛。同样原理,肌群抽动也可引起相应的肌群酸痛,如腹痛、胸痛、颈痛、上下肢痛等。抽动障碍孩子的腹痛特点是随抽动加重,而放松时减轻,无呕吐、大小便无异常。触诊时腹壁肌肉压痛,疼痛位置比较肤浅,各脏器部位无压痛及反跳痛。听诊无肠鸣音异常。化验检查无阳性发现轻症不用特殊处理,重者可让患儿平卧,深吸气放松,家长或医生轻轻按摩痛处即可随着治疗病情的好转,抽动症状的减轻,疼痛症状亦相应好转或消失。14. 抽动患儿为什么大都脾气不好?一般来说,患有抽动障碍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是脾气不好的。其主要原因包括:1) 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会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暴躁。2) 家长脾气暴躁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3)家庭教育缺乏一惯性和一致性。今天禁止的事,明天便鼓励去做,这样就会使孩子的心理过分压抑。教育方法不统一,孩子对软弱的一方容易发脾气,从而导致烦躁和暴躁。4)父母对孩子要求过分严格。孩子稍有过错或没有按要求去做或做得不好父母就严加训斥甚至把孩子狠狠地揍一顿。这种做法会造成两种不良结果。其一,使孩子感到不满和压抑,这种不满和压抑会在以后的某种场合中表现出来其二,父母的举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效仿的榜样,一旦环境适当,孩子也会表现出同样的暴躁和攻击性行为。5)一些小的孩子有时不会表达自己的愿望,由于孩子的语言尚处在发展期,有时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明白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意愿家长不理解孩子着急易发脾气。6)孩子的第一个“反抗期”出现,易出现脾气暴躁。除此以外,疾病与生理条件也是引发坏脾气的原因之一。抽动障碍儿童本身就容易兴奋、发脾气,处于疾病和疲劳状态中的孩子也常常有烦躁不安、易于发火的表现。15. 抽动障碍对患儿性格会造成什么影响?在抽动障碍患儿中,以内向型性格和心理防御水平偏高的性格多见。抽动障碍患儿会感觉社会压力很大,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为了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每到公共场合就想控制自己,而越是紧张抽动越难以控制,结果还是成为众人的笑柄。反复的刺激过程,使患儿形成自卑心理及自闭现象,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人格心理越来越内向。病情的加重比较严重地影响了患儿的心理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注意孩子的性格变化,引导孩子主动地消除心理压力在孩子生长过程及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16. 抽动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抽动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抽动症状和其共患病。抽动症状主要包括:抽动的严重度、抽动的先兆冲动等。有研究表明,抽动障碍患儿的秽语症的发作、抽动相关的活动受限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抽动先兆冲动是指抽动障碍患儿在抽动之前出现频繁的、不适的感觉现象,也与生活质量相关;抽动的严重度能显著预测患儿成年后身体、心理和认知领域的功能,与生活质量相关。共患病指伴发的各种精神、行为障碍。80%~90%的抽动障碍患儿有并发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这些并发症常损害患儿的生活质量,比抽动造成的损害更严重,所以并发症变成了治疗的主要目标。17. 如何区分正常活泼儿童和抽动障碍患儿?正常活泼儿童的“好动”和抽动障碍的症状似乎一样,但并不难区分。首先,正常活泼儿童的好动,其活动是有目的的、有序的、行为可被理解,而抽动障碍患儿的行为呈无目的、杂乱的,表现得比较唐突、冲动、无法理解;其次,正常活泼儿童的活动虽多,但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具有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活动中表现“抽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则能专心致志;而抽动障碍患儿的“抽动”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没有选择性,不论什么场合什么活动都不能使其安静下来全神贯注,都会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最后,正常活泼儿童在特别要求下能约束自己;而抽动障碍患儿则无法控制自己。本文为转载内容,旨在传播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医药 2024-07-08阅读量2556

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的中...

病请描述: 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 1.恶心,呕吐 2.腹胀纳差 3.腹泻腹痛 中医中药治疗: 穴位注射。(足三里) 穴位贴敷。(神阙、涌泉) 耳穴压豆。(脾、胃、交感) 中药汤剂。(香砂六君子汤、苏叶黄连汤、旋复代赭汤、半夏泻心汤) 半夏泄心汤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的腹泻和恶心腹胀反应 。

王达 2024-07-05阅读量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