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苯扎氯铵溶液是一种广谱消毒剂和抗菌剂,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家庭护理中。在毛发移植术后,使用苯扎氯铵溶液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以下是苯扎氯铵溶液在植发术后的使用指导: 1. 苯扎氯铵溶液的作用机制 广谱抗菌:苯扎氯铵溶液对多种细菌具有杀灭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生长,防止感染 。 消毒作用:其强效的表面活性剂特性,能够破坏细菌细胞膜,达到消毒目的。 2. 植发术后使用苯扎氯铵溶液的指导 术后第1-6天: 取发区:每天早晚各喷一次苯扎氯铵溶液,每次用量为5-10喷。 使用苯扎氯铵溶液后,需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乳膏。术后第7-14天: 种植区和取发区:每天早晚各喷一次苯扎氯铵溶液,每次用量为5-10喷。 3. 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涂抹时应小心避免溶液进入眼睛或口腔,如不慎进入,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观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苯扎氯铵溶液产生过敏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适当浓度:遵循医生的指导,不要自行增加使用频率或剂量。 5. 综合术后护理 除了使用苯扎氯铵溶液,毛发移植术后的护理还应包括以下方面: 保持清洁:术后一周后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移植区域,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 避免摩擦和压力: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对移植区域的摩擦和压力,以防止毛囊损伤。 防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出门时应戴帽子或使用防晒产品,以保护移植区域。 6.结论 苯扎氯铵溶液在毛发移植术后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保证手术效果。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该溶液,并结合其他术后护理措施,确保术后恢复顺利。
刘驰 2024-06-19阅读量1102
病请描述:莫匹罗星软膏是一种局部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尤其在毛发移植术后,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毛囊炎和头皮炎症。以下内容进一步详细描述其使用方法、作用机制以及注意事项。 1. 莫匹罗星软膏的作用机制 抗菌作用:莫匹罗星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阻止细菌生长和繁殖,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有效。这些细菌常引起毛囊炎和头皮感染。 减少炎症:莫匹罗星能减轻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红肿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2. 莫匹罗星软膏在毛发移植术后的使用 建议发生炎症后,每天涂抹2到3次,早晚各一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具体步骤如下: 用苯扎氯铵溶液轻轻清洁患处,确保区域干净。 用干净的棉签取适量软膏,轻轻涂抹在患处,避免用力揉搓。 3. 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眼睛、口腔和其他黏膜:涂抹时应小心避免软膏进入眼睛、口腔或其他黏膜部位。如不慎进入,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 观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对莫匹罗星软膏产生过敏反应,如出现红肿、瘙痒、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使用时间和剂量: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以防止耐药性问题的产生。一般建议使用3到10天 。 4. 术后护理的综合措施 除了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毛发移植术后的护理还应包括以下方面: 适当清洁:保持移植区域和取发区域的清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洗发水 。 避免剧烈运动和摩擦:术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摩擦移植区域,以防止移植毛囊脱落或感染。 防晒:术后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出门时可戴帽子或使用防晒产品,以保护移植区域 。 5. 特殊情况的处理 严重感染:如果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期间出现严重感染症状(如持续红肿、脓液、发热等),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耐药性问题: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问题,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谨慎使用,并定期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 。 6.结论 莫匹罗星软膏在治疗毛囊炎和头皮炎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尤其在毛发移植术后,其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该药物,并结合其他术后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术后恢复顺利。
刘驰 2024-06-19阅读量1462
病请描述: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病症,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中药治疗脚气效果显著,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避免脚气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药治疗脚气的效果。中药在治疗脚气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药治疗脚气主要以清热解毒、杀菌止痒为主要手段。常用的中药包括黄柏、苦参、地肤子等,这些中药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脚气病菌,缓解瘙痒和炎症。此外,中药还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伤口愈合,有助于加速治愈脚气。因此,中药治疗脚气的效果是非常好的,许多患者在使用中药治疗后都获得了明显的疗效。 除了中药治疗,平时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是预防脚气的关键。脚气病菌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繁殖,因此要经常清洁双脚,尤其是在洗完澡后要仔细擦干双脚,保持双脚的干燥。其次,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也是很重要的。穿着透气性差的鞋袜容易造成脚部潮湿,从而增加感染脚气的几率。另外,避免长时间穿着潮湿的鞋袜,及时更换干爽的鞋袜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后,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脚气的重要环节。要保持整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鞋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脚气的发生。 希望大家的双脚始终保持健康和舒适。
陈泽才 2024-06-19阅读量1852
病请描述:前段时间,我在网上诊室接到一位患者家属的咨询。患者,男性,80岁,2012年因“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反流”在当地医院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近1个多月反复发热,做经食道心超发现二尖瓣生物瓣左房面多个赘生物,最大14*7mm。咨询能够保守治疗?如果必须手术,是否可以经导管介入治疗? 因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的发病率很低,所以,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可能对这个病也不是很了解,跟患者家属交待病情时,可能会有不清晰之处,也难免使患者家属产生焦虑。在此,我结合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对PVE这个病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1.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的发病率? PVE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中占比,已经从5%上升到20%。外科人工瓣膜置换患者中,发病率为0.5-1.0/100人·年,生物瓣膜的发病率高于机械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的IE发生率为0.3-2.0/100人·年。 2.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的危险因素? a) 与机械瓣相比,生物瓣PVE发病率较高。 b) 对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PVE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较轻,术后起搏器植入和瓣周漏。 c) 对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PVE危险因素包括生物瓣膜的类型和术后感染的发生(伤口、尿路或导管感染)。 3.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的致病菌? a) 按照发病时间,PVE分早期(术后<12个月)和晚期(术后>12个月),两组中致病菌存在明显区别。 b) 早期PVE,医院和医疗相关感染占主导地位,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常见。 c) 晚期PVE通常为社区获得性感染,致病菌与自身瓣膜感染相似。 d)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相关性PVE,葡萄球菌感染占主导地位,特别是肠球菌感染,这与该手术常采用股动脉途径相关。 4.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如何诊断? a) PVE的诊断和管理应由多学科心内膜炎团队进行,应包括心脏病专家、传染病专家、心脏影像专家、心脏外科医生和神经学家。 b) 超声心动图是PVE的一线诊断成像技术,为提高准确率,需要进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c) 氟-18脱氧葡萄糖PET/CT有助于确诊PVE,近期研究表明,PET/CT是诊断TAVR IE和监测抗菌治疗反应的有效工具。 d) 心脏增强CT有助于发现瓣膜周围并发症,如瓣周脓肿等。 5.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的药物治疗? a) 除真菌性PVE外,其他PVE均应首先考虑药物治疗。 b) 部分患者在单纯药物治疗后获得治愈。 c) 药物方案可以先静脉用药,之后改成口服抗生素,总疗程大于6周。 6.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的手术指征? a) 人工瓣膜功能障碍(如明显狭窄或反流)导致心力衰竭时,建议进行手术。 b) 对于复发性感染(指经过完整疗程的适当抗生素治疗,且血培养结果为阴性,之后菌血症复发),且无其他感染源的患者,建议进行手术。 7. 生物瓣PVE的外科治疗方案?开胸,还是经导管? 对于开胸手术高危或禁忌的患者,可以选择经导管治疗作为外科手术的替代方案。这些治疗应在没有活动性感染时进行。 8. 如何预防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VE)?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侵入性牙科操作前的抗生素预防。建议将氨基青霉素(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或头孢菌素(头孢唑啉、头孢氨苄或头孢曲松)作为首选药物。 根据以上内容,这位患者“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诊断明确,目前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应首选药物治疗。根据致病菌选择合适抗生素,有希望获得治愈。
张步升 2024-06-04阅读量1288
病请描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矫正已成为儿童扁平足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扁平足患儿,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医生才会推荐手术治疗。同时,术后的康复与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旨在为广大家长提供关于儿童扁平足手术矫正的适应症及术后注意事项的专业科普知识。 一、儿童扁平足手术矫正的适应症 儿童扁平足手术矫正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年龄与发育阶段:手术通常适用于10岁以上的儿童,此时足部的骨骼发育已相对稳定,手术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综合评估手术的可行性。 症状严重程度:手术矫正主要针对症状严重的扁平足患儿。这些患儿往往表现为足部疼痛、行走困难、步态异常等症状,且非手术治疗无效。 影像学表现:通过足部X线片检查,发现足内侧纵弓塌陷明显,距舟关节存在明显异常。这种情况下,手术矫正有助于改善足部的解剖结构,恢复足部的正常功能。 二、儿童扁平足手术矫正的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注意事项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抬高患肢,减少肿胀:术后,患儿需要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以减少肿胀。这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 功能锻炼,增加康复: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应协助患儿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这些锻炼有助于恢复足部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局部制动与固定:术后,患儿需要佩戴石膏靴或采取其他制动措施,以保护手术部位,防止因活动导致的损伤。此外,家长应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确保制动与固定的有效性。 皮肤与刀口的护理:术后,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手术部位的皮肤状况,保持刀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如发现红肿、疼痛、渗出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心理支持与关爱:手术矫正对于患儿来说是一种较大的身体创伤,家长应给予患儿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关爱,帮助他们度过术后康复期。同时,家长也要引导患儿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 三、预防与康复 除了手术治疗外,预防与康复也是儿童扁平足管理的重要环节。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患儿预防扁平足的发生: 适宜的体育锻炼:鼓励患儿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等,以提高足底肌肉韧带的力量。但需注意避免过度负重锻炼,以免加重足部负担。 穿合适的鞋子:为患儿选择合适的鞋子,特别是具有足部矫形功能的鞋子或鞋垫,以改善足部的受力状况,减缓扁平足的发展。 定期检查与监测: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了解扁平足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儿童扁平足手术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非所有患儿都适用。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时,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术后的康复与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家长应密切关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通过科学的治疗与康复措施,我们相信患儿能够恢复足部的正常功能,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生长发育 2024-05-02阅读量2603
病请描述:冠心病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同样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有效的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重塑新生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冠心病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帮助患者和家人了解重要的护理知识和康复方法。 手术后的护理 术后第一时间: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监护下度过最初的恢复阶段,包括监测生命体征、输液补液、疼痛管理等。 伤口护理: 对手术切口进行定期换药、消毒,保持切口干燥清洁,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支持: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因此需要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饮食调理: 根据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低盐低脂、高纤维、丰富维生素,有利于心脏康复。 康复阶段 逐步恢复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体力活动,如站立、行走、上下楼梯等,注意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康复训练: 参加心脏康复计划或康复训练课程,包括体力训练、心理支持、饮食指导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药物管理: 根据医生的嘱托,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帮助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定期复诊监测: 定期复诊,监测心电图、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注意事项 避免疲劳和压力: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康复。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遵医嘱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使用药物,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结语 冠心病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是患者重塑健康新生活的关键步骤。通过科学的护理和有效的康复,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和家人应该密切配合医生和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和康复方案,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努力。
王亮 2024-04-24阅读量946
病请描述:门诊最近迎来了一位8岁的小患者,他原本是为了寻求关于脊柱侧弯的诊疗建议而来。在与家长的深入交流中,我们得知孩子在长时间行走后经常感到足底酸痛,脚踝部位也有不适。在学校,他的体育成绩常常落后于同龄的孩子,而家长最初只是认为孩子的体质相对较差,对体育项目不太擅长,更关心的是脊柱侧弯的问题。 为了全面评估孩子的状况,我们请康复师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包括步态分析、足弓角度测量、3D扫描以及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等,对孩子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结果令人惊讶,孩子竟然患有严重的扁平足,而他的脊柱侧弯问题很可能与扁平足有关。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为孩子定制了个性化的3D鞋垫。随着鞋垫的使用,孩子的双足弓形态和足外翻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步偏角也有所好转,步行姿势基本恢复了正常。 扁平足,这一常见的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足弓的塌陷或消失,使得足部在站立或行走时内侧接触地面。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异。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扁平足的治疗方式。 首先是非手术治疗。对于轻度扁平足患者,功能锻炼是一个有效的选择。通过进行如足跖行走、屈跖运动、提踵外旋运动等锻炼,可以增强足部肌肉,改善步态,有助于恢复足弓和提高足部稳定性。此外,矫形鞋或矫形鞋垫也是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这些鞋垫根据患者的足型、足弓塌陷程度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定制,可以恢复足弓,减轻足部疼痛,提高行走舒适度。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时,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手术方法包括软组织转移修复术和骨性手术。软组织转移修复术通过调整足部软组织结构来恢复足弓;而骨性手术则通过截骨、植骨等方式来改善足弓形态。 总的来说,对于扁平足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对于扁平足的治疗,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手术方案必须个性化定制。手术之后,患者的康复训练同样关键,它是确保治疗效果稳定持久的重要环节。 在药物治疗方面,虽然对于大多数扁平足患者来说,药物并非首选,但对于那些疼痛明显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推荐如对乙酰氨基酚胶囊或美洛昔康胶囊等止痛药。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治疗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预防感染,促进伤口的顺利愈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选择合适的鞋子至关重要,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硬底鞋,这样可以减轻足部的负担。其次,在进行功能锻炼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防止过度锻炼带来的足部损伤。对于手术后的患者,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并严格遵守术后护理和康复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对扁平足的治疗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积极配合和日常生活中的足部保健都是至关重要的。医生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手术前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术后则应积极配合康复训练,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总的来说,治疗扁平足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响应医生的建议,加强自我锻炼和康复训练,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提升生活质量。
生长发育 2024-04-12阅读量2332
病请描述: 软组织肉瘤是相对少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软组织肉瘤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其病理,临床及治疗越来越了解,但在我国软组织肉瘤治疗的水平仍旧参差不齐,大部分非专业医师可能对此类疾病仅一知半解,由此导致治疗延迟或治疗错误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国外,如美国的NCCN指南[1]及NICE[2]指南,欧洲的ESMO[3]指南及英国的BSG[4]指南均已推出并得到广泛推崇。由此我们参考中国国情,在2008年天津软组织肿瘤学组成立之初即提出建立中国的软组织肉瘤诊治规范,经2009年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会议讨论及修改,制定中国版的软组织肉瘤诊治指南。非为强制执行,仅供国内同道参考,不足之处,请专家同道予以雅正。 一流行病学 软组织肉瘤是指发生在间叶组织如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滑膜组织、血管及淋巴管等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依次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脂肪肉瘤等[5,6]。 发病率较低,约为1~2/10万,但近年逐渐增多。由于不被公众甚至非专科医师所认识,往往发现时比较晚,或者局部已行多次手术,给规范治疗带来较大困难。中高度恶性患者约半数出现转移,I,II,III,IV期患者5年存活率分别为90%,70%,50%和10%[7]。目前软组织肉瘤手术仍为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总体5年存活率约50%-60%[8,9]。 二病因 绝大部分软组织肉瘤确切的病因仍不明确,但已知部分遗传因素与某些疾病发病相关,如家族性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由于NF1基因突变,发生恶鞘的几率约10%[10];Rb基因[11]及P53抑癌基因[12]突变者发生肉瘤的几率增加等。此外,接触化学原料[13]、放疗[14]、感染及外伤[15]等均可能与肉瘤的发生有关。 三软组织肉瘤的临床表现 1、肿块:软组织肉瘤肿块位于体表或皮下者清晰可见,位置深的患者往往就诊时肿物巨大。 2、疼痛:大多数病人首发症状为疼痛。其中,恶性肿瘤在夜间疼痛尤其严重。 3、其他症状:关节活动受限,神经压迫,破溃感染、畸形及皮肤温度升高等[16]。 四 病理分类[17] 类型 良性 交界性 恶性 脂肪组织肿瘤 脂肪瘤 血管脂肪瘤 脂肪母细胞瘤 冬眠瘤 肌脂肪瘤 血管肌脂肪瘤 不典型脂肪瘤/分化良好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 去分化脂肪肉瘤 粘液性脂肪肉瘤 多形性脂肪肉瘤 圆细胞脂肪肉瘤 混合型脂肪肉瘤 所谓纤维组织细胞肿瘤 腱鞘巨细胞瘤 弥散性巨细胞瘤 深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多形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 软组织巨细胞瘤 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未分化多形性巨细胞肉瘤 含巨细胞的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炎症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伴局部炎症的未分化多形性肉瘤 横纹肌肿瘤 横纹肌瘤 横纹肌肉瘤 平滑肌肿瘤 深部平滑肌瘤 先天性平滑肌瘤 血管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 血管周围肿瘤 血管球瘤 恶性血管球瘤 五 软组织肉瘤分期 2010年AJCC第七版软组织肉瘤分期[18] 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未见明显原发肿瘤 T1:原发肿瘤最大径不超过5cm T1a:表浅肿瘤 T1b:深部肿瘤 T2:原发肿瘤最大径超过5cm T2a:表浅肿瘤 T2b:深部肿瘤 注:表浅肿瘤指肿物位于浅筋膜浅层而未侵入该筋膜,深部肿瘤指肿物位于浅筋膜深层或侵犯浅筋膜两侧。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o: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注: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即为IV期。 远处转移(M) Mx:无法评估远处转移 Mo:无远处转移 M1:伴远处转移 组织学分级(G): Gx:无法评价组织学分级 G1:分化良好 G2:中等分化 G3:分化较差 G4:分化差或未分化 TNM分期 I期:T1a,T1b,T2a,T2b No Mo G1-2 低度恶性 II期:T1a,T1b,T2a No Mo G3-4 G2-3 高度恶性 III期:T2b, No Mo G3-4 G2-3 高度恶性 IV期:任何T N1 Mo 任何G 高度或低度恶性 任何T No M1 任何G 高度或低度恶性 六 诊断 1、查体:一般根据肿物的部位、大小、边界、活动度、有无压痛、皮温和伴随症状等七个方面对肿物进行初步定性。 2、影像学:B-us、CT、MRI、PET-CT、血管造影等。 3、活检:软组织肉瘤活检,包括针吸活检和切开活检。针吸活检准确率约85%,肿瘤位置较浅的时候,一般由临床医师实施,位置深的可实施CT或B超引导下针吸。针吸困难或针吸失败,则需要实施手术切开活检。 4、分子遗传学:如滑膜肉瘤的SSX-SYT融合基因,透明细胞肉瘤及原始神经外胚瘤等均存在特异性基因变异。 专家共识: 1、四肢软组织肉瘤首选MRI检查而非CT。 2、高危患者应行胸部CT而非CR检查以除外肺转移。 3、滑膜肉瘤,上皮样肉瘤及透明细胞肉瘤等应检查区域淋巴结情况。 七 治疗 1、手术 手术仍是软组织肉瘤治疗的最主要手段。由于外科技术和治疗理念的进步,保肢的指征逐渐放宽,大约只有5%的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原则是将肿瘤及其活检途径连同周围1cm正常组织完整切除并获得阴性切缘[19]。在紧邻血管神经的部位,R1切除也是允许的,但需使用银卡标记以利术后放疗定位[20]。对初次切缘不满意者如可能获得阴性切缘,应尽量再次手术,因为即使加上放疗,肿瘤残留时局部控制难以满意[21]。对肿瘤之大小及位置特殊,难以切除者,可根据肿瘤类型及患者身体状况考虑新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从而达到降级及保肢[22]。热药灌注在部分不具保肢指征的患者中仍可能缩小肿瘤,部分患者可应用[23,24]。 外科专家共识: 1、承认并接受AJCC分期系统,手术是软组织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 2、肉瘤诊断以病理为最终诊断,应结合辅助检查。高危软组织肉瘤(高度恶性,位置深在,>5cm,局部复发或切缘阳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等)术前应通过活检明确诊断。 3、保肢手术为主要手术方式,切缘按照UICC分为R0,R1,R2三种,保证切缘情况下最大限度保留功能。 4、病理条件有限情况下,仍按根治,广泛,边缘,囊内划分,广泛切除是外科手术的目标,除少数病理类型如皮隆突纤维肉瘤等之外,广泛切除以1cm为界(不影响术后功能者可适当增加)。应强调三维立体切缘。 5、少数患者仍需要截肢治疗。 6、对某些难以获得广泛切除的类型及患者,可考虑术前新辅助治疗(放疗,化疗及ILP)。 2、化疗: 化疗在软组织肉瘤中的地位仍存争议,由于一直以来缺乏化疗能改善总生存的I类证据,作为辅助治疗,化疗的重要性未得到广泛肯定。现有证据表明,在横纹肌肉瘤[25],血管肉瘤[26],滑膜肉瘤[27]及脂肪肉瘤[28]中均存在化疗有效的方案或者药物,但均缺乏大宗病例报道或前瞻性临床研究。Lancet1997年发表的EORTC62931-迄今最大的STS辅助化疗的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化疗在局部控制,无进展生存及总生存方面未见优势[29]。但近来亦见有支持辅助化疗的报道[30]。随着人们对不同亚型肉瘤化疗敏感性的认识,化疗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得到认识。 化疗专家共识: 术前化疗应用范围:化疗疗效显著的软组织肉瘤 预计术后肢体功能不佳或无法一期切除者。 Ⅳ期患者姑息性手术前需术前化疗。 一线化疗失败可行二线化疗或肢体隔离灌注化疗。 辅助化疗: 高危患者 G3肿瘤[31] 高度恶性R2切除(包括术中肿瘤破溃) 一线化疗方案: 组合:MAID,AIM 单药:ADM,IFO,其他特殊类型如PTX(血管肉瘤),AC+IE交替 二线化疗: 组合:GT方案:吉西他滨+多西他赛 IEP方案:异环磷酰胺+依托泊甙+顺铂等 单药:HD-IFO,曲贝替定(Trabectedin,ET-743)等 3、放疗: 放疗可以消灭亚临床和微小残留病灶。在NCI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也发现单纯保肢治疗局部复发率高达22%,而辅助放疗后可降低至5%以下。由此NCCN指南推荐对高度恶性,或者低度恶性但肿瘤>5cm,或切缘阳性者进行辅助放疗[32]。初次手术不规范或术后出现复发者亦应进行辅助放疗[7]。新辅助放疗与辅助放疗相比在局部控制与预防远处转移方面几无差异[33],但新辅助放疗的优点在于A:1、降低肿瘤负荷以利手术切除;2、减少脏器受累以利保留功能;3、与术后放疗相比,组织缺氧致放疗抵抗轻微;4、射野及放射剂量更小(50GyVS60-70Gy);5、利于原位评价放疗疗效。因此,对于肢体软组织肉瘤累及重要神经血管者,可能通过术前放疗能获得保肢。主要缺点则是明显增加伤口并发症的发生(35%Vs17%),因此放疗治疗也应个体化,多手段,综合考虑伤口,肿瘤分级及切缘等因素。结合局部治疗其他的方式如肢体隔离灌注(可使80%以上的需截肢患者获得保肢机会),组织间照射(更精确的将放疗定位于切缘不满意之处并减少皮肤的照射剂量)等,以达到保肢手术功能保留与局部控制的最佳效果。 放疗专家共识: 1、术前放疗需个性化处理,因为影响因素很多:如术式、术后伤口张力、瘤床的范围、R0切除的几率、组织学分级等。 2、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适应症 1)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术后放疗是常规治疗,不论肿瘤大小和部位。 2)低度恶性术后放疗有争议,推荐:T2(>5cm),或切缘阳性。 3)术后残留者同步放化疗尚在探索中。 3、组织间照射后局部控制率明显增加,与手术加外照射的结果接近。因而,术后组织间照射也是可选方式之一。
屈国伦 2024-04-11阅读量1518
病请描述:植发手术,也称为毛发移植手术,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它是一项精心策划和执行的程序,旨在将健康的毛囊从身体的一个部位(通常是头部的后部或两侧)重新分布到头发稀疏或无毛的区域。这种技术使接受区域的新发生长,从而实现更丰满、更自然的头发。 术前咨询 步骤1:初步评估 在开始毛发移植旅程之前,患者必须与合格的毛发移植专家安排初步咨询。在这次会议上,通常会涉及以下方面: 病史记录:会进行全面的病史记录,以确定可能影响手术的潜在医疗状况或药物。 脱发评估:评估脱发的程度和类型,包括供体和接受区域。 期望:讨论现实的期望和期望的结果,以确保患者的目标与手术可实现的结果一致。 步骤2:设计发际线 成功毛发移植的关键之一是设计一个与患者的面部特征相匹配的自然发际线。外科医生与患者合作确定最适合的发际线形状和密度。 毛发移植手术过程 步骤3:麻醉 手术当天,会对供体区域和接受区域进行局部麻醉。这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感到舒适。 步骤4:提取供体毛发 接下来的步骤涉及从供体区域提取健康的毛囊。这有两种主要方法: 毛囊单位带状手术(FUT):手术切除包含供体毛囊的头皮带状组织。然后使用缝合或钉钉将伤口关闭。 毛囊单位提取(FUE):使用专用冲孔工具直接从供体区域提取个别毛囊。这种方法留下微小、几乎看不见的疤痕。 步骤5:毛囊准备 精心准备提取的毛囊,使其可以进行移植。它们被分组成毛囊单位,通常每个单位含有一到四根毛发,以确保结果看起来自然。 步骤6:创建受区切口 外科医生在毛发稀疏或无发的头皮上精心创建小的切口,称为创建受区切口。这些切口的角度、深度和密度对于实现自然外观至关重要。 步骤7:移植 然后,精心准备的毛囊被小心地移植到接受区域。这是一个需要精确和艺术性的过程,以确保移植的毛囊以正确的角度和深度放置。 术后康复与护理 步骤8:术后护理说明 手术后,患者会收到详细的术后护理说明。这些说明通常包括以下信息: 药物治疗:开具的药物用于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避免活动:患者被建议在初始康复阶段避免剧烈活动和直射阳光。 洗发:术后一周一般可以居家洗头。 步骤9:愈合和生长 接下来的几周和几个月内,移植的毛囊逐渐适应它们的新位置。移植的毛发通常会在最初的几周内脱落,但这是自然生长周期的一部分。 步骤10:随访 患者通常需要与外科医生进行随访,以监测进展并解决任何问题。一般来说,可以预期移植的毛发在术后三到六个月开始显现生长,通常一年后才会完全看到最终效果。 结论 毛发移植手术是一项复杂的程序,对于那些与脱发作斗争的人来说,它可能带来改变生活的结果。了解这个手术涉及的详细过程和步骤对于考虑这个选项的人来说至关重要。通过与合格的毛发移植专家密切合作,并遵循建议的术后护理,患者可以踏上重获自然和浓密头发的旅程,最终提升自信和生活质量。
刘驰 2024-02-07阅读量858
病请描述: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由于胰岛素的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异常引起,需要持续的自我管理和医疗监护,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通常在年轻年龄阶段发病,其主要原因是免疫系统攻击胰腺内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导致胰岛素严重不足,患者需要依靠外部胰岛素注射来维持生命。而Ⅱ型糖尿病多发生于成年人,其特点是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胰岛素的生物效应下降,最终引发高血糖问题。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核心症状,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肾脏疾病、眼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足部溃疡等。此外,糖尿病还会影响骨骼健康和创面愈合能力。01骨骼影响- 骨质疏松: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干扰钙质代谢,导致骨组织流失,从而增加骨折的风险。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会降低,使得骨骼更脆弱。- 骨折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对疼痛的感知降低,增加了骨折的风险。糖尿病相关的微循环问题,导致血管闭塞和新生血管减少,也会影响骨骼愈合。- 关节病变:糖尿病可能导致关节炎、骨关节病等关节问题。这与糖尿病引发的炎症、血管病变等因素有关。高血糖还会导致糖化终产物的积累,损害骨骼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02创面愈合影响- 延缓创面愈合: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创面愈合的各个阶段,包括炎症期、增生期和修复期,导致创面愈合时间延长,增加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风险。- 感染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感染,这会延缓创面的愈合进程。- 血液供应不足:高血糖状态影响微血管的健康,减少血液流向创面,导致创面缺氧,进而影响创面的愈合。- 瘢痕形成:糖尿病可能导致创面愈合不完全,留下瘢痕组织,影响功能恢复和外观。 为探索有效治疗方法,上海交通大学戴尅戎院士、王金武团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由于巨噬细胞极化功能障碍和骨缺损区域的炎症微环境,糖尿病患者的骨缺损修复仍然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挑战。装有活细胞和生物活性因子的生物3D打印支架可以改善细胞活力和炎症微环境,并进一步加速骨修复。支架上装有骨形态发生蛋白4 (BMP-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 和巨噬细胞。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MSN) 不仅能提高了支架的机械强度,还能赋予持续释放BMP-4的能力。研究发现支架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分泌抗炎因子,降低促炎因子的水平,从而减少炎症并促进骨修复。MSN释放的BMP-4和M2巨噬细胞分泌的BMP-2共同刺激了生物3D打印支架中BMSC的成骨分化。此外,动物模型结果也证明支架能明显加速糖尿病大鼠的骨修复。综上所述,含有BMP-4、BMSCs和巨噬细胞的生物3D打印支架可能是改善糖尿病患者骨修复的有效方法。"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 of multicell-laden scaffolds containing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4 for promoting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accelerating bone defect repair in diabetes mellitus" 《Bioactive materials》 团队针对糖尿病感染的慢性伤口难愈合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原位形成的水凝胶,具有活性氧(ROS)响应性和抗菌特性。通过逐步添加DL-二硫苏糖醇、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苯基硼酸改性ε-聚赖氨酸来设计和合成水凝胶。水凝胶可以提供填充伤口缺陷并保护伤口免受细菌侵害的物理屏障。它还表现出优异的吸水性和H2O2消耗能力,可以响应过量的氧化微环境,促进伤口愈合。该水凝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活性,抑制细菌生长并加速感染伤口的愈合。在糖尿病慢性全层皮肤缺损愈合试验中,水凝胶通过炎症调节和胶原蛋白沉积促进伤口收缩和愈合。总体而言,该水凝胶显示出加速感染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潜力,并且可能成为慢性伤口愈合的可行材料。"In-situ forming hydrogel incorporated wit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esponsive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for diabetic infected chronic wound heal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此外,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并发神经病变及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可采用3D打印矫形鞋垫进行预防,针对糖尿病足设计具有跖骨球支撑、足弓支持的鞋垫,采用低摩擦、柔软的材料制作鞋垫敷面,更好地分散足底压力,最大程度地减小磨擦。团队制作的3D打印矫形鞋垫 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过度摄入高糖食品;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确保在安全范围内;按照医生建议使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治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及与医疗专业人士合作,制定个体化的糖尿病管理计划。
王金武 2023-11-01阅读量1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