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身高增长背后的挑战:深入了解生长激素治疗的利与弊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儿科 吴波 先看病例: 患者,小李,12岁,男性。因为身高明显低于同龄男孩而被带到诊所进行检查。经过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家族史调查,医生诊断小李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这是导致他矮小的主要原因。 为了帮助小李达到正常的身高,医生建议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然而,在开始治疗之前,医生向小李和他的家人详细解释了可能的副作用,并强调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治疗开始后,小李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周注射生长激素。在治疗的前三个月,他的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然而,在第四个月,小李开始感他的关节和肌肉没有明显的炎症或损伤。考虑到可能是生长激素的副作用,医生调整了治疗方案,减少了生长激素的剂量,并建议小李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帮助缓解疼痛。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小李的关节和肌肉疼痛逐渐减轻。他继续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并在医生的建议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的睡眠。 经过一年的治疗,小李的身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而且没有出现其他严重的副作用。这个案例表明,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接受生长激素治疗,同时避免或减少可能的副作用。 生长激素疗法,作为助力矮小症患者追尋正常身高的重要医疗实践,其价值不容小觑。然而,如同多数医疗干预措施一样,这一途径亦非无瑕之选,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副作用考量。这些可能的副作用囊括了关节的不适与疼痛、肌肉的疲惫与酸痛、体液积聚导致的轻微水肿、头痛的困扰、血压的微妙攀升,以及胰岛素敏感度下降的隐忧。更需审慎的是,特定情形下,生长激素的施用或会微妙提升肿瘤形成的概率。 为织就一张安全防护网,缓和乃至规避上述副作用,医患双方需携手采取周密策略。首当其冲,医生应依据每位患者的独特体质与状况,量身定制治疗蓝图,精确到剂量的拿捏与疗程的规划,力求精准医疗。其次,在治疗征途上,定期体检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旨在即刻识别并妥善管理任何初露端倪的不良反应。 此外,拥抱健康的生活习惯,诸如均衡膳食的坚持、适度运动的融入、充足睡眠的保障及心理压力的有效管理,均是加固身体防御线、减轻治疗副作用的自然良方。尤为重要的是,一旦治疗期间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向医疗团队反馈,以便即时调整治疗策略,确保治疗之旅平稳前行。 综览全局,尽管生长激素治疗矮小症之路伴随着副作用的阴影,但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规划耦合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大有可为,能够极大限度地减少这些不利影响,护航患者安然有效地完成身高增长的旅程。
生长发育 2024-05-09阅读量2323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会诱发肿瘤吗? 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它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能促进骨骼、内脏和全身生长,并影响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代谢。在儿科领域,生长激素常用于替代治疗,以明显促进儿童的身高增长。此外,它还在生殖、烧伤治疗及抗衰老领域有重要应用。 虽然生长激素在正常情况下对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但不合理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从而有可能诱发肿瘤。 飞飞是一个儿童,由于生长发育迟缓,家长带他到当地医院寻求治疗。医生建议注射生长激素来促进孩子的生长。然而,在注射了大约两个月后,家长发现孩子开始出现视力问题,时常抱怨看不清东西。在持续注射到第三个月时,孩子的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接近于失明。 经过医院的全面检查,医生发现飞飞的下丘脑垂体区域长了一个肿瘤。家长质疑是否是注射生长激素导致的肿瘤,但医生解释称,生长激素本身并不会直接引发肿瘤,但飞飞原本可能就存在一个小肿瘤,而生长激素可能加速了肿瘤的生长。 虽然生长激素本身不会直接引发肿瘤,但它可能加速已经存在的肿瘤的生长。生长激素能够促进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这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疾病时,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潜在风险,特别是对于已经存在肿瘤风险的患者。 此外,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在注射生长激素或其他药物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同时,对于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生长激素引发肿瘤的机理主要涉及其对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生长激素能够刺激细胞增殖,提高细胞更新速率。当细胞增殖失去控制时,可能导致肿瘤形成。 此外,生长激素还能抑制细胞凋亡,使异常增生的细胞得以持续存在,进一步促进肿瘤发展。生长激素的这一作用是通过激活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所调节的装配过程,从而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同时,生长激素还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共同作用于肿瘤发生与发展。高IGF-1水平可增强细胞增殖,从而增加肿瘤风险。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使用生长激素的人都会出现肿瘤,因为个体差异及是否患有相关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风险。 此外,生长激素还可能引发其他副作用,如局部反应(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全身反应(头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内分泌系统异常(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等)、消化系统异常(恶心、呕吐、腹胀等)、神经系统异常(头晕、头痛、嗜睡等)等。 因此,在考虑使用生长激素治疗任何疾病之前,应权衡其潜在益处与可能的肿瘤风险,并遵循专业医师指导,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同时,避免生长激素的副作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并定期进行相关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 2024-05-08阅读量2528
病请描述:误区一:每天必须喝够8杯水(约2升)才能保持健康个体所需的水分摄入量因人而异,取决于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气候条件、活动水平等因素,无需机械地遵循「8杯水」规则。「每天8杯水」这一建议源于多年前的健康指南,旨在简化补水建议,鼓励人们保持水分充足。然而,实际所需的水分摄入量因人而异。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发布的《水、电解质和能量平衡报告》指出,大部分健康成年人可通过口渴感自行调节水分摄入,无需设定固定的水量目标。一般来说,男性每日推荐水分摄入量约为3.7升(约13杯),女性约为2.7升(约9杯),但这包括了食物和饮料中的水分。因此,关注口渴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正常)以及个体的具体需求,才是判断水分摄入是否足够的更科学方法。误区二: 运动后立即拉伸能有效预防肌肉酸痛传统观点认为,运动后立即进行静态拉伸可以预防肌肉酸痛。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并未证实这一说法。一项系统回顾指出,运动后即刻静态拉伸对预防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效果并不显著。相比之下,运动前进行动态拉伸(如踢腿、臂绕环等涉及关节活动范围的移动拉伸)和渐进式增加运动强度(避免突然大幅增加载荷)更能有效减少DOMS的发生。运动后进行适度冷却、放松活动及营养补充(如蛋白质和抗氧化剂)也是预防肌肉酸痛的重要措施。参考文献: [1] Popkin BM, D'Anci KE, Rosenberg IH. Water, hydration, and health.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364(2):2445-2456. doi: 10.1056/NEJMra1000387.[2] Herbert RD, de Noronha M, Kamper SJ. Stretching to prevent or reduce muscle soreness after exercise.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1;(4):CD004577. doi: 10.1002/14651858.CD004577.pub3.
微医健康 2024-04-18阅读量6032
病请描述:扁平足是指脚底的足弓在负重时减少或消失,使整个脚底接触地面的面积增大。以下是扁平足的一些常见特征: 脚底接触面大:扁平足的孩子脚底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较大,甚至可能是整个足底都接触地面。 足弓降低或消失:正常情况下,足部的内侧应有明显的足弓。而扁平足的孩子足弓可能明显降低或完全消失,脚部看起来比较平坦。 步态异常:扁平足可能导致孩子在行走时步态异常,如足部内翻(足外翻角度减小)、脚踝和膝关节向内转等。 疲劳和不适:扁平足的孩子可能更容易感到疲劳,尤其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他们可能会抱怨足部疼痛、酸痛或不适。 鞋子磨损不均匀:由于脚部结构的改变,扁平足的孩子可能会导致鞋子磨损不均匀,尤其是内侧部分更容易磨损。 脚踝和腿部问题:扁平足有时也可能与脚踝和腿部的其他问题相关,如足内翻、跖屈肌腱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扁平足在儿童中是比较常见的,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或症状。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扁平足可能会导致足部不适、步态异常或其他相关问题。如果您对孩子的足部有任何担忧,请咨询专业医生(如儿科医生或足科医生)进行评估和建议。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治疗和管理方案。 在大部分情况下,儿童的扁平足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或干预。然而,如果孩子的扁平足导致足部不适、步态异常或其他相关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来纠正扁平足: 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孩子穿着合适的鞋子,建议选择有良好支撑和足弓支持的鞋款。避免过度柔软或平底的鞋子。 足弓支撑物:使用足弓支撑物(如矫形鞋垫或足弓垫)可以提供额外的足弓支持,并有助于纠正足部姿势。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能包括针对足部肌肉和关节进行特定的锻炼和牵引,以改善足部力量和稳定性。物理治疗师可以指导正确的练习和技术。 足踝支具:在一些严重的扁平足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足踝支具(如矫形鞋或踝裹绷带)来提供更强的支撑和稳定性。 手术干预: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扁平足极度严重且伴有严重的症状或相关问题,医生可能会考虑手术干预。手术通常用于重建足部骨骼结构和恢复足弓。 纠正儿童扁平足的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严重程度来确定。因此,建议在担心孩子的足部问题时,咨询专业医生(如儿科医生或足科医生)进行评估和建议。他们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治疗方案。同时,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步态和姿势习惯,并鼓励适度的身体活动,以促进足部和整体身体的健康发展。
生长发育 2024-04-05阅读量3828
病请描述:跳绳,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实则蕴含着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诸多益处。特别是对于那些渴望长高的孩子们来说,跳绳无疑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效的锻炼方式。那么,跳绳究竟如何促进儿童长高呢?接下来,让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深入探讨跳绳对儿童长高的好处,并分享跳绳的标准动作及运动前后的热身与拉伸方法,最后为6岁以上儿童制定一个合适的运动长高计划。 首先,跳绳是一项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它能够刺激儿童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尤其在骨骼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孩子们跳绳时,身体的运动刺激会促使脑垂体分泌更多的生长激素,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此外,跳绳时,孩子们的关节和骨骼会经历反复的压缩和伸展,这种物理刺激也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板的增殖和骨密度的增加。 除了对生长激素和骨骼的直接作用外,跳绳还有助于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和食欲。我们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条件。跳绳运动能够增加孩子们的疲劳感,促进深度睡眠,而深度睡眠正是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的时段。同时,跳绳运动还能增强肠胃蠕动,提高食欲,帮助孩子们从日常饮食中吸收更多的营养,为身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原料。 那么,跳绳的标准动作是怎样的呢?首先,孩子们需要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双脚并拢,身体直立,膝盖轻微弯曲以增加运动的灵活性。在跳绳过程中,双手握住绳柄,手臂自然下垂,避免过度摆动。跳跃时,通过脚踝的力量进行起伏跳跃,尽量保持身体的垂直线条,着地时用脚尖着地,避免用整个脚掌着地。同时,要控制跳跃的高度,以便轻松跳过绳子,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疲劳。 在进行跳绳运动前,热身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热身可以帮助孩子们的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预防运动损伤。简单的热身活动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胯部预热、腿部摆动以及踝关节转动等。这些动作可以活动关节,放松肌肉,为接下来的跳绳运动做好准备。 跳绳运动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拉伸也是非常重要的。拉伸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防止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和拉伤。跳绳后的拉伸动作可以包括站直后一条腿尽量往后踏一步,保持鞋底着地,身体向前拉伸;或者跷起一腿,用手抓住鞋子,尽量靠近臀部,保持平衡。这些拉伸动作可以帮助放松腿部和臀部肌肉,促进肌肉的恢复和生长。 最后,为6岁以上儿童制定一个合适的运动长高计划至关重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跳绳运动,如每天跳绳200~1000个,分多次进行,避免一次性过量运动造成身体负担。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跳绳场地,确保地面软硬适中,避免在硬地面上跳绳造成关节损伤。此外,跳绳时要穿着质地软、重量轻的鞋子,以保护脚部和脚踝。 除了跳绳运动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们的饮食和睡眠习惯。保持饮食多样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和身体的恢复。 综上所述,跳绳运动对儿童长高具有诸多好处。通过正确的跳绳动作、合适的运动强度以及科学的饮食和睡眠习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促进生长发育,实现健康长高的目标。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跳绳运动中茁壮成长吧!
生长发育 2024-03-28阅读量2642
病请描述:儿童扁平足的危害 年仅5岁的小吴,跟着妈妈来到门诊,家长提出孩子的足弓有问题,孩子时常感到脚底酸痛、疼痛和不适,影响到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平日里孩子在跑步、跳跃、转身等运动动作中容易发生失衡和摔倒,经过足扫仪检查出孩子存在扁平足的问题,在发育阶段,足弓发育不完整或缺乏足弓时所表现出来的足部病变。它是儿童常见的足部问题之一,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将对儿童的足部健康和全身健康造成一系列的危害,推荐孩子使用3D定制足部鞋垫,通过三维光学足扫测试系统,,进行3D信息采集,基于足踝行走特征,给予适当的支撑,协助孩子进行足弓生长,经过2年的鞋垫治疗,孩子足弓逐渐恢复正常,走路运动中,孩子明显得到改善,不会再有失衡的状态,家长感到特别开心。 首先,儿童扁平足会给孩子的足部带来很多不适。正常的足弓对于支撑身体重量、平衡身体、行走和跑步至关重要,而扁平足的儿童由于足弓发育不全,足底的负重能力较差,容易感到疲劳和酸痛。其次,儿童扁平足也会对孩子的姿势和步态产生负面影响。足弓的不完整会导致足部的内翻,进而使整个下肢出现内扣,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位置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长期处于这种异常姿势和步态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外表形象,还会增加脊柱和关节的负担,导致腰背痛、关节疼痛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脊柱侧弯和骨骼畸形等。 此外,儿童扁平足还会对孩子的运动能力和体力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足弓的缺失会使足部的稳定性降低,导致孩子在跑步、跳跃、转身等运动动作中容易发生失衡和摔倒。同时,足弓不完整也会影响到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限制孩子的运动能力的发挥,使得孩子的体力发展受到限制。 最后,儿童扁平足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脚部不同于其他孩子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卑、羞愧和排斥。这种心理不良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的建立和发展,从而对其整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儿童扁平足不仅对孩子的足部健康造成危害,还会对姿势、步态、运动能力、体力发展、脚指关节和脚底肌肉的发育以及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儿童扁平足,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家长也应该引起重视,关注孩子的足部健康,避免给孩子穿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站立和行走,以减少扁平足的发生风险。
生长发育 2024-03-19阅读量2393
病请描述:儿童体姿态异常的临床表现与分类探析 儿童体姿态异常,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儿童身体姿势出现非正常状态的现象。这类问题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外貌,还可能对骨骼发育、内脏功能及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详细解析儿童体姿态异常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分类。 一、儿童体姿态异常的临床表现 1. 脊柱相关异常: 柱侧弯(脊柱侧凸):表现为背部肌肉不平衡,肩部、腰部不对称,背部皮肤皱褶明显不均,严重者可见“剃刀背”现象。长时间的脊柱侧弯可能导致心肺功能受损、疼痛不适和身高增长受限。 驼背(上身前倾):多见于长时间伏案学习或电子设备过度使用的孩子,表现为颈部前伸、肩膀内收,可引发颈部、肩背酸痛以及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2. 下肢姿态异常: “O”形腿(膝内翻):双腿自然站立时,双膝不能并拢,两脚间形成一个明显的空隙,小腿向内偏转,严重影响步态和关节健康。 “X”形腿(膝外翻):双膝可以并拢但双脚间距过大,大腿骨和胫骨成外八字状,同样会导致步态异常和关节磨损。 3. 平足:足弓塌陷,行走时脚底几乎全部着地,易导致运动能力下降,长期可能导致踝关节、膝关节甚至髋关节的问题。 4. 其他体态问题:如头颈前倾综合症(Tech Neck)、扁平胸、翼状肩胛等。 二、儿童体姿态异常的分类 1. 功能性体态异常: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锻炼或者坐姿、站姿不当所引起的,如驼背、头颈前倾等,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强化肌力训练通常能得到纠正。 2. 结构性体态异常:主要由骨骼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系统疾病或遗传因素引起,如脊柱侧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这类问题需要医疗干预,部分严重的病例可能需手术治疗。 3. 过渡性体态异常:此类体态异常常见于特定年龄段,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可能会自行消失,如学龄前儿童常见的生理期膝内翻,大多数会在青少年时期恢复正常。 4. 综合性体态异常:涉及多个部位或系统的体态问题,比如脊柱侧弯合并下肢力线异常,这需要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总结: 儿童体姿态异常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早期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至关重要。家长应定期观察孩子的体态变化,鼓励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体育活动,对于发现的体态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按照专业建议进行矫治,以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也应当共同关注儿童体态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家长们应注重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坐姿、站姿、行姿是否正确;定期检查脊柱是否有侧弯、肩背是否对称;保证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时间;留意书包重量,选择合适大小的桌椅以利良好坐姿养成;重视睡眠质量,保持合适的睡姿及枕头高度。对于儿童日常的生活行为方式加以改善和提高,劳逸结合的方式。
生长发育 2024-02-19阅读量3953
病请描述: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见的脊柱侧弯及体姿态问题科普 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体态不仅关乎美观,更是其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随着学业压力增大、电子设备使用频繁以及缺乏科学的生活习惯指导,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各类体姿态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脊柱侧弯。本文将深入科普儿童生长发育阶段可能遭遇的脊柱侧弯和其他体姿问题,并探讨其成因与预防措施。 一、儿童脊柱侧弯:成长路上的隐形威胁 儿童脊柱侧弯,即脊柱侧凸,是儿童生长发育期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之一。正常情况下,人的脊柱从后方看应是一条直线,而在脊柱侧弯时,脊柱会向一侧或双侧形成C型或S型的弯曲。脊柱侧弯的症状包括肩部、腰部不对称,背部皮肤皱褶不均,以及“剃刀背”(即背部中线处肌肉突起)等。 1. 成因:脊柱侧弯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神经肌肉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生长发育不平衡以及长时间不良坐姿、站姿、睡姿等生活习惯影响。 2. 影响:轻度脊柱侧弯可能仅引起外观改变,但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可导致心肺功能受损、躯体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影响身高增长,对心理健康也构成潜在威胁。 二、其他常见体姿态问题 1. 驼背:长期伏案学习或电子产品过度使用,易使儿童形成上身前倾、头部前伸、肩膀内收的驼背姿势,不仅影响形象,还会造成颈部、肩背酸痛,甚至引发近视等眼部问题。 2. “X”形腿、“O”形腿:由于骨骼发育不均衡或者过早站立行走等原因,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腿部畸形,这不仅影响步态美观,还可能导致关节磨损、骨盆倾斜等问题。 3. 扁平足:扁平足是指足弓塌陷,使得脚底呈现接近平面的状态。平足可能源于遗传或肌肉韧带松弛,不仅增加运动时脚踝受伤的风险,还可能连带影响到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健康。 三、预防与改善策略 1. 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读写姿势,定期休息眼睛,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尤其是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强化核心肌群和脊柱稳定性训练的运动。 2. 定期体检:家长应定期为孩子进行体态检查,尤其在快速生长期,一旦发现体态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矫正治疗或佩戴矫形支具。 3. 营养补充与充足睡眠:保证孩子摄取足够的钙质、维生素D等促进骨骼发育的营养素,并确保每天有充足的高质量睡眠,以利于身体修复和生长激素分泌。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和社会的关注与引导。对于脊柱侧弯以及其他体姿态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其危害,才能更好地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保障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未来。因此,家长需积极参与并配合学校、医疗机构共同做好儿童体态健康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让孩子们能在阳光下自信挺拔地成长。
生长发育 2024-01-12阅读量2485
病请描述:下颌关节疼痛弹响伴张口困难,是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典型症状。什么是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呢? 是指患者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外伤、免疫等因素引发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群发生病变,表现为下颌关节转动或滑动异常、常始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该疾病通常迁延较久,甚至达数十年,但往往有症状的时缓时急。多在咀嚼硬物或治疗牙齿大张嘴后诱发加重。 目前根据该病不同类型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若治疗无效者部分也可尝试手术治疗。但即使是手术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 由于下颌关节结构复杂。它的功能涉及到咀嚼,表情吞咽呼吸。而支配的神经系统涉及到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和颈神经丛等。而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治疗多数是针对关节和免疫等的治疗。在疼痛科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下颌关节炎多数合并有神经系统损害,尤其是颈椎的病变,内脏病变尤其是胃肠疾病河中医的痹症等同时存在,经过辨证施治,脏腑筋骨同调。改善综合功能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疗效病人过3~5次的治疗张口困难,疼痛和弹响明显改善。 典型案例 女患,63岁,下颌关节间歇性酸痛不是十余年,21年4月因牙病就医治疗准备做种植牙。两次就愈之后下颌关节疼痛加重,不能张嘴张口只能达到两公分。先后采用药物治疗,关节注射理疗针灸等治疗病情没有明显缓解。最后告知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医生答复术后也不能保证完全恢复。23年11月来我院因为颈肩疼痛就诊。查体双侧下颌关节肿,胀压痛张口闭口弹响,开口仅能达到两公分。双侧颈椎3~6有明显压痛。核磁共振检查双侧下颌关节盘变性前移位。颈椎3~6,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 治疗前张口困难弹响 治疗两次后疼痛缓解,弹响减轻,张口扩大 等了两年的种植牙终于可以继续了。 真实案例视频截图,可以看本医生发布案例视频。 疼痛科治疗的优势是:不只局限于下颌关节,而是综合多学科,从颈椎,颅脑神经,血管。肌肉,代谢免疫,关节病变,运动协调等多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治疗方法,选最优方案,从更本入手治疗的结果。 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马彩毓 2023-12-25阅读量3569
病请描述:处暑,公历8月23日是今年的第十四个节气。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期至此而止矣”,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这时三伏已近尾声,往往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而且不时有秋雨降临。这也符合上海中心气象台报告:8月22日后一周天气云系增多,阵雨相伴,有望气温下降。 一、切勿贪凉 处暑又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节气。副热带高压的南移,处暑前后我国江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还要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这也就是俗称的“秋老虎”了。因为处暑后十八日就要过了白露了。所以在江南一带,也有“处暑十八盆”的俗谚。也就是说处暑之后,每天都还要洗一个澡才行。所以古人说:“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还有“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的说法,大家切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道理,所以这个时候要适时地增加衣物了,尤其是对老人和孩子更是如此。 二、慎用空调 虽大家在“苦夏”之际有赖空调“续命”,但是毕竟处暑后已经进入秋季,应该多开窗,少开空调,一是保持空气流通,二是肃秋之气可以屋内的荡涤暑热、湿浊之邪。建议白天通风为主,空调和风扇可以灵活穿插使用,不能长时间空调下工作休息,夜间建议关闭空调、雨天关窗,防止寒邪、湿邪乘虚而入,损耗阴津,造成秋季新一轮“空调病”。 三、化解秋乏 另外,处暑后往往阴气增、阳气减,人体阳气也应更加内敛,白天懒散不爱动的“秋乏”症候频频出现,需要我们改掉暑热之下晚睡的习惯,务必晚上22:00点前入眠,只有确保充足的夜间睡眠,每天白天适当保持半小时左右午睡才能化解秋乏,也符合“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参考“子午流注”部分章节) 四、饮食清淡 三伏以来,很多人的脾胃都会变得比较虚弱。所以刚入处暑时节,建议饮食当以清淡为主。可以多食用一些冬瓜、薏米、莲子等健脾养胃的食物,每天一碗薏米莲子粥,会是不错的选择。 但值得强调的是清淡绝不是意味着“素食”,考虑脾胃已然虚弱,当然也反对大鱼大肉、辛辣之品或烧烤的食物,民间还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一说,如您没有明显的“三高”表现或者甲状腺结节,可以选吃一些鸭肉、黄鳝、瘦猪肉、海产品等,切勿口味太重,这样既可以补充营养,又可以缓解秋燥的状况。 五、酸甘化阴 关于秋燥,中医理论素有“酸甘化阴”一说,如有的食物味酸、有的食物甘甜,在中医理论中,这些食物都具备养阴的作用吗,脾胃功能强健的前提下,初秋“处暑”适当吃点清热健脾安神的蔬果还是可行的,以下推荐: 1.胡萝卜 胡萝卜味甘、性平,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素有“小人参”之称。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当美女们经历了夏天的毒太阳,皮肤逐渐发暗;当您视力模糊的时候,胡萝具有清热解毒、补中安脏、明目之功效,此外,因为富含多种维生素,可治疗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可刺激皮肤的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从而使肤色红润。但如您矢气频作、胃部嘈杂,还是要禁食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胡萝卜中主要是脂溶性维生素,只有溶解在油脂当中,才能在人体的小肠黏膜作用下转变成为维生素A而被吸收,因此做胡萝卜菜时要适当多放油,最好胡萝卜煮得酥烂,和各种肉类同时烹饪,这样更容易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2.红薯 红薯性味甘平,《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暖胃、安五脏等,经常食用红薯还可以保持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处暑适合吃红薯,可以健脾通便。但不适合胃脘疼痛、泛酸嘈杂、大便次数较多的患者。 3.梨 梨甘微酸,据《本草纲目》记载,梨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处暑吃梨能利尿通便、润肺止咳、缓解秋燥。在秋季气候干燥时,如您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个梨可缓解秋燥,有益健康。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品性寒凉,故一次不要吃得过多;脾胃虚寒者、大便溏薄者、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生梨。 4.苹果 苹果性味甘酸而平,富含维C、维E、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它们都是天然抗氧化剂,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有效。苹果的含钙量比一般水果丰富得多,可帮助代谢掉多余盐分,有助减肥。最新的研究发现,多食苹果能增强肺功能和预防肺癌,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部疾患者以及常下厨的妇女不妨经常吃些苹果,但它不适合腹胀、泛酸、大便干结、血糖升高的人群。 5.葡萄 葡萄性味甘平,微酸,同样是目前很好的时令水果,有补血活血、补脑安神、除烦明目的功效,适合燥热、耗气伤阴的处暑节气食用。人体在经历了炎热潮湿的夏季后,体内聚集了大量的毒素,而且内热重、身体困乏,葡萄有很好的利小便的功效,适当多吃一些,可以帮助人体排出毒素,消除内热。建议带果皮一起吃,但一定要泡洗干净,防止误食果皮上残留的农药;此外,吃葡萄也可带籽吃,葡萄籽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癌作用。但它不适合胃痛、泛酸、大便干结、血糖升高的人群。 6.木瓜 木瓜味酸、性温,含木瓜还原糖、齐墩果酸、维生素C、木瓜酸等,有抗菌和保肝的作用,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矿物质,据分析,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可以提供成年人一天维生素C的需求。木瓜所含的齐墩果酸可保护肝脏,软化血管壁,降低血脂及抗炎抑菌,足见常吃木瓜的好处。木瓜尤其适宜营养缺乏、消化不良、肥胖和产生缺乳的人常食。由于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故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应慎食;孕妇不宜吃木瓜,因为木瓜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腹痛,甚至流产。此外,胃痛、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 7.百合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是凉血清热、滋阴润燥、健胃理脾的滋补之品。鲜百合甘甜美味,具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的功效。鲜百合含有丰富的黏液质,能够健胃养肺,适合口臭、口舌生疮、咳嗽、肺结核以及心悸患者,但都不宜过食,对阴虚咳嗽和肺燥的效果会更好,也能改善热病后的精神恍惚、虚烦惊悸、失眠多梦和余热不清。同时,百合含有多种生物碱能够防癌治癌,能预防白细胞减少,提高人体的体液免疫。但大便溏薄、阳虚畏寒患者禁忌。 处暑之际,如若出现咳嗽、痰多、胃痛、腹痛、腹泻、便秘、咽干、关节酸痛、舌苔厚腻或白腻等症状。当然应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调整生活节奏,防风御寒,坚持中医治疗后都有不同程度恢复。
刘晏 2023-10-27阅读量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