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全身 > 创伤 > 内容

创伤内容

干槽症有哪些症状特点?

病请描述:干槽症是拔牙后的常见并发症,最常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的拔除。 主要特点为在拔牙后的第3、4天开始出现剧烈的疼痛,而非拔牙后立即出现疼痛,常常累及同侧的耳朵和太阳穴,而不是局限于牙槽窝,通常口服消炎药,止痛药效果往往不太明显。干槽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拔牙的创伤、感染、抽烟、局部解剖因素、术后熬夜、过度疲劳等因素有关。牙齿拔除的难度越大,拔牙的时间越长,创面越大,患者抵抗力差,术后护理不当等等都有可能增加干槽症的发病风险。干槽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但也不要过于紧张,只要及时的就诊,并进行正确的处理一般1-2周可以恢复。 干槽症的处理,在局部麻醉下可以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拔牙窝,再放止血、止痛、促进愈合的药物,一般是碘仿纱条,通常2-3天后就可以缓解疼痛,必要的时候再进行换药处理,直到症状基本消失。 针对以上干槽症的易发因素,请拔牙朋友们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减少干槽症的发生,如果出现类似的症状,请及时就医。谢谢!

张耀国 2019-11-22阅读量9766

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理念

病请描述: 锁孔手术(keyhole surgery)的概念由 Wilson于1971年首先提出,认为锁孔可以满足显微神神经外科手术的需求,倡导改进传统的开颅手术方法,限制手术入路大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进步发挥显微神经外科的优越性。强调“锁孔”不仅仅是指骨窗的面积大小,更是一种切除颅内病变的原则-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结构干扰的最小化。1991年 Fukushima首次采用3cm直径的骨窗,经纵裂锁孔人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1999年德国美因兹大学 Perneczky有关锁孔神经外科手术概念专著的出版标志着该项技术已走向成熟,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锁孔显微手术的宗旨在于根据个体解剖及病灶特点设计手术入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去除不必要的结构暴露或破坏,凭借精湛的显微手术基本功,以最小的创伤(包括心理损伤和物理损伤)取得最好的手术疗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锁孔(keyhole)有两层意思,其一如同通过旧时很小的门锁孔,可窥视室内的景象一般,锁孔手术通常采用尽可能小的颅孔,利用锁孔的放大效应,在显微镜下进行颅内深部各种病变的手术。锁孔骨窗是其形象的概括,而并非完全的解剖定义,锁孔手术理念需体现在手术每一操作的微创过程中,如头位的摆放、手术切口设计与消毒、肌肉的分离和牵开、骨瓣的位置和大小、硬膜切开的范围、颅空间的拓展、神经-血管间隙的选择、脑牵开方向和力度病灶的处理、术野的止血、入路结构的复位闭合等。其二是关键孔的意思,通过个体化的设计,选择发挥作用的关键部位,物尽其用,去除不必要的暴露和损伤。要求颅孔对颅内病变定位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精确,个体化设计的手术通道可直抵颅内病变区域,达到微创手术的目的。锁孔手术一般只需剃除5cm×2cm左右的头发,有的还不需剃发,在眉毛上或发纹中进行切口设计,手术切口4cm左右,颅骨瓣2.0~2.5cm直径。如此小而简单的开颅及关颅过程,使手术时间至少节省1小时,手术者可集中精力处理颅内病灶;微小暴露和对颅内结构的微创,使感染率下降,术后癫痫、血肿等并发症减少,术后反应轻;因手术创面小,出血少,术中基本不需输血,术后无需置管引流。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的开展,可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增强康复的动力;较好的外观结果,可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早期康复可缩短住院期,减轻护理负担;治疗的总体费用节省(住院费用及护理费用低,患者脱离工作时间短),可获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锁孔手术并非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想法,而是现代技术进步及条件改善的自然结果。回顾一下常规翼点开颅的情况,就能发现打开侧裂后利用的有效空间仅有2cm左右的范围,操作空间局限在近颅底的小范围之内。既然如此,我们又为何要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耗时、费力的大范围开颅上呢?同样,多年以来,对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术者多采用小颅孔的方式进行微血管减压,可清晰显露脑神经从脑干端到出颅端的全长,既然有如此好的显露空间,为何不将此术式应用到后颅窝的肿瘤手术中呢?从锁孔神经外科技术成型至今已近20年,对其看法也已由当初的一片反对,转変为渐趋接受。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Sammi在国际微创神经外科大会上就认为,2cm左右直径的颅孔,加上骨窗缘内板的磨除,可作为颅底手术的标准术式。然而,仍有些神经外科医生尽管认同锁孔手术的微创性,但认为其难度高,适应证有限,尤其是对术中出血控制、手术视野暴露及操作的局限性存在很大的顾虑,锁孔手术的适应证至今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因手术经验及技术水平的差异,各地锁孔手术开展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在所难免。随着神经外科各项新技术、新设备日新月异的发展,锁孔手术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中,这不仅是技术的改进,更是手术理念的进步。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685

垂体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科普宣...

病请描述: 1. 什么是垂体瘤?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15%。临床表现主要为内分泌症状和压迫症状。患者会有头痛,女性常为闭经泌乳、不孕不育,男性性功能障,还有些患者表现为肢端肥大:面容四肢改变,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视野缺损、视物模糊,严重的可引起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垂体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少数呈侵袭性生长甚至为垂体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2. 垂体瘤手术方法有哪些?垂体瘤的外科治疗从早期仅能开颅手术切除,到近年来可经蝶手术,治疗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容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内分泌障碍,术后并发症多。神经内镜经鼻蝶手术,以其视野广阔、成像清晰、手术创伤小、病变处理彻底等优点,已经逐步成为垂体瘤手术治疗的首选。3. 垂体瘤手术成功率是多少?   目前经鼻蝶垂体瘤手术比较成熟,成功率在95%以上。4. 垂体瘤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目的包括切除肿瘤,解除对视神经视交叉的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纠正内分泌功能紊乱;保留正常垂体功能;明确肿瘤组织学。   经鼻蝶手术入路:①存在症状的垂体腺瘤卒中;②垂体腺瘤的占位效应引起压迫症状,可表现为视神经、动眼神经等临近脑神经等受压症状以及垂体受压引起的垂体功能低下;③难以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对药物治疗产生抵抗的催乳素腺瘤及其他高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主要为 ACTH 瘤、GH 瘤);④垂体部分切除和(或)病变活体组织检查术。垂体部起源且存在严重内分泌功能表现(尤其是垂体性 ACTH 明显增高)的病变可行垂体探查或部分切除手术;术前不能判断性质但需治疗者,可行活体组织检查明确其性质;⑤适用人群,老少皆宜。大量文献报道内镜技术在老年及青少年患者治疗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开颅手术: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主体向颅内生长,肿瘤束腰症明显,不能行经蝶窦入路手术者;鼻腔感染患者,才考虑开颅手术。联合入路手术:肿瘤主体位于鞍内、鞍上、鞍旁发展,呈“哑铃”形。5. 垂体瘤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常规情况下经蝶垂体瘤手术1-2小时内便可完成。6. 垂体瘤手术需要开颅吗?   大部分垂体瘤通过经鼻蝶微创手术便可完成,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主体向颅内生长,肿瘤束腰症明显,经蝶不能完全切除,以及鼻部原因无法手术的,才考虑开颅手术。7. 垂体瘤术后容易复发吗?   垂体瘤术后复发率由传统开颅手术的30%降到目前10%以下。垂体瘤复发跟多种因素有关,比如手术切除程度、肿瘤本身特性、手术方式选择、内分泌因素、术后是否行辅助治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术前应对肿瘤性质充分评估,术中应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术后通过病理学结果预测复发,定期血激素监测和影像学复查,必要时联合放射治疗,防止或减少垂体瘤术后复发。8. 垂体瘤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头痛、感染、鼻腔出血、鼻腔分泌物、嗅觉减退、鼻中隔穿孔、脑脊液漏、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电解质紊乱及尿崩等9. 垂体瘤术后恢复时间要多久?   一般顺利情况下,垂体瘤术后3-4天便可下地活动,5-7天出院,出院后1个月内以卧床休息为主,如无特殊并发症出现,便可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10. 垂体瘤术后护理方法有哪些?保持病室安静,床单整洁,加强基础护理,增加舒适度;疼痛患者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做好心理疏导和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时翻身拍背,预防肺炎及褥疮形成;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密切监测患者视力视野变化,内环境,24小时出入量,尿比重,体温等的变化;嘱托患者避免用力,包括包括咳嗽、用力排便,擤鼻和做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常,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发现脑脊液漏去枕平卧、抗生素应用、腰大池引流计量等;遵嘱按时服药,多吃粗纤维及易消化的食物。垂体瘤篇:垂体瘤是什么?垂体瘤的症状和治疗垂体瘤宣教十问垂体瘤惹的祸垂体瘤是否容易复发?垂体瘤影响眼睛看东西吗?《泌乳素型垂体瘤与怀孕》一直困扰着人们的话题!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垂体瘤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垂体瘤术后为何要用激素药物?要终身服用吗?垂体瘤卒中要及时治疗垂体瘤手术出现脑脊液漏该如何处理?难治性垂体瘤的诊疗进展GH型垂体腺瘤/肢端肥大症的诊断和治疗垂体瘤有哪些分类方法?垂体柄效应-让泌乳素水平千变万化垂体瘤微创手术治疗肢端肥大症-上海市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影响垂体瘤患者视觉恢复的因素有哪些?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让患者重见光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微创切除垂体瘤-上海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高龄患者得了垂体瘤还能手术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脊柱肿瘤诊治中心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9394

双眼皮对外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病请描述:从外观上来看,单眼皮的人,往往目光呆滞,一眼就看到了底,让人没有再看下去的欲望。而双眼皮会显得眼睛更大,充满了诱惑。   从美学角度来看,单眼皮往往给人以眼睛较小,单调不美观的感觉,不像双眼皮那样看起来更有精神,更富于情感的表达。据说10个单眼皮女生中,就有8.5个人想要双眼皮(这0.5我也不知道哪来的)。另外1.5个女生正在去整形医院的路上,不为别的,只因为,双眼皮太好看!   但是,只要是双眼皮就一定美了吗?双眼皮也有好看与不好看之分的。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出好看的双眼皮?双眼皮不只是在眼皮上划一刀就解决了的。每个人的眼部基础情况不同,专业的医生往往都会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术前设计。双眼皮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追随潮流。 双眼皮的几种样式 新月型(适合圆脸 平行型(适合国字脸) 开扇型(适合瓜子脸、尖脸 双眼皮的手术方法 双眼皮手术基本分为三种:埋线法、切开法、韩式微创法。 埋线法,通过微针将线植入进去,创伤是最小的,恢复很快,基本上两三天就很自然了。 适合眼皮比较薄的,脂肪比较少的,上睑不臃肿,上眼肌肉力量良好的人群。但一部分人很容易出现脱落。比如爱哭的女孩子,经常揉眼睛,术后三个月就基本脱落了。如果正确护理的话,能维持5-10年甚至更久。 切开法,是适应人群相对较为广泛的一种方式,主要适应人群有以下几种: 1、全切法适用于任何类型、任何年龄(18岁以上)的单眼皮,对上眼睑皮肤松弛和上睑臃肿者尤为适宜。 2、重睑皱褶变浅,或多层皱襞,或睁眼时不显(隐双)者。 3、双眼重睑不对称,或双眼一单一双者。 4、轻度上睑内翻倒睫者。 5、缝线法或埋线法重睑术手术失败者。 缺点是恢复时间比较慢,术后创伤稍微要大,但最终结果还是比较完美的。切开法可以去皮、去脂肪。相对于其他两种术式维持的效果来说,这种方法基本是永久的。 韩式微创双眼皮,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适合上睑肌肉力量良好的,比较薄的单眼皮人群,肿眼泡的人不适合做韩式微创双眼皮。一般能够维持数年到数十年。 天生条件不够,可以后天来凑,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有多美!女生要为自己而活,只有投资自己,才看得到回报,越努力,越幸运!

王俊芳 2019-07-12阅读量9723

肢体都不在了,为什么还会痛?

病请描述:30年前,恶性肿瘤的绝大多数病人的结局是截肢并且短期内死亡。  现在恶性肿瘤的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不仅不用截肢,还可以达到与正常人一样的寿命。  但是,仍有少部分病人,由于肿瘤侵犯了重要的血管神经,或者是错失了最佳的手术切除时机,或者药物治疗不理想,往往还是需要接受截肢手术。  失去一侧肢体对病人来说,造成了无法摆脱的心理创伤。并且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患者日后的生存状态堪忧。除了这些外界带给患者的精神心理压力之外,切除的肢体还会出现像电击,切割以及烧伤样的疼痛,持续不断并且呈发作性加重。  那为什么都已经切掉的肢体还会出现疼痛?  幻肢痛,指患者感到被切除的肢体仍在,且在该处发生疼痛。 据报道,50%以上接受截肢的病人术后会出现幻肢痛。目前,尚无治疗幻肢痛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幻肢痛与“大脑皮质功能重组”存在密切联系,为临床缓解幻肢痛提供了新思路。 幻肢痛尚无有效治疗,但日常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 截肢患者术后初期,往往无法接受已存在的事实。在生活中尚无法改变原有的思维和动作习惯,这些因素在患者安装假肢后还会感到残端肢体的疼痛。心理上的障碍与幻肢痛密切相关。 1. 残端肢体局部的护理 残端肢体的按摩,热疗可以缓解幻肢痛的程度。有效的残端创口护理效果比较明显,良好的伤口护理减少了残肢局部伤害传入大脑从而诱发患肢痛。近期研究表明,对患肢进行运动执行作为一种治疗幻肢痛的方法具有潜在的价值。通过机器学习、增强和虚拟现实、游戏来辅助促进患肢进行运动执行是一种无创的、非药物和参与性治疗方式,并且到目前为止没有确定的副作用。 2.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疏导是患者逐渐接受截肢的事实,给与安慰,关心和生活中的帮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能重新适应生活工作。实验证明,当某个(某些)中枢兴奋时对其它中枢(保护痛觉中枢)具有抑制作用,使患者能够忘却既往痛苦的记忆。 药物治疗,疗效欠佳 (1)使用各种止痛剂,有一定疗效,但无法很好控制疼痛症状。(2)人工冬眠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3)神经阻滞术、残端局部痛点阻滞术、截肢残端探查术、脊髓止痛手术等等,均无法达到让医生和患者都满意的疗效。

袁霆 2019-03-28阅读量1.0万

血精的精囊镜微创诊治--&l...

病请描述:32岁的王先生婚后三年一直没有孩子,刚开始几年王先生觉得自己工作忙也无暇顾及,但是近几年眼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有孩子了,难免会在意。最近大半年王先生感到性欲下降、房事也时感力不从心,甚至发现自己的精液呈黄褐色表面还有一些血丝,莫非有什么问题?!结果到医院一检查,还真是有问题。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邓刚说,正常的情况下男性精液应该是乳白色。但是一旦精液中混有血液就是血精症,一般呈粉红色、红色、棕红色或直接带有血丝。王先生的精液质量分析提示精液呈咖啡色,红细胞3+,白细胞++/高倍,合并精子活力中度减弱。经过检查诊断考虑为精囊炎、血精、弱精子症、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症状明显,且因反复血精,精神和心理压力都较大,导致长期不育。小王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很多症状缓解,但是仍然时不时出现血精,心中难免很是焦虑。邓刚主任医师在详细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为其实施精囊镜探查术。这是一个微创的检查治疗新技术:术中见小王前列腺小囊内都被很多棕褐色小结石填塞满了,只好给予取石钳完整取出后,精囊镜才能进入两侧精囊腺腔,也发现很多混浊絮状物及结晶和斑块堵塞,反复冲洗钳取出结石治疗后,总算是把小王两侧精囊腺腔“打扫”的干干净净,畅通无阻了。术后小王的精液很快恢复成乳白色,半年不到来向邓主任报喜媳妇也怀孕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邓刚男性精囊腺是重要的男性生殖道腺体,分泌的精囊液占精液总量的60-70%,可以说就是我们亿万"小蝌蚪"精子温暖的游泳池;但是精囊腺位置深而隐蔽,和前列腺又是紧密的邻居,慢性前列腺炎常常殃及精囊腺,这“兄弟俩”一直以来是男性生殖系疾病内镜诊治的“死角”和“禁区”,尤其对慢性精囊炎更是缺少有效办法,反复迁延往往导致结石和血精。近年发展起来的精囊镜技术为精囊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思路,是当前临床诊治精囊疾病的最新的手段。经尿道精囊镜检属微创手术范畴,创伤小,可通过射精管逆行进入精囊,腔镜下依次检查精囊腔和射精管,针对血精、少弱精症、梗阻性无精、不育症、精囊结石及肿瘤等病变开展相关检查治疗,不仅可以准确地寻找出血部位和原因,对出血点灼烧止血、对可疑的病变取组织活检、对积血块进行冲洗清除,配合钬激光,如发现肿瘤可予以切除,如为结石可击碎后取出,同时可局部注入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疏通精液排出的通道,以防止血精的复发,探寻精子的温床,从而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最后,邓刚主任医师提醒除了积极治疗之外,治疗期间,应减少性刺激和调整性生活,同时可参加慢跑、散步等适度的体育运动。饮食方面,护理血精该要注意不要进食辛辣助火的食品,如大蒜、大葱、生姜、辣椒,特别是烟、酒,以免加重前列腺、精囊腺充血、出血。注意房事卫生和节律,避免熬夜、久坐,并保持生殖泌尿道清洁,及早诊治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疾病,以便清除感染源。

邓刚 2018-12-17阅读量9578

住院围手术期误区解读(1)

病请描述:不少患者自行在网上搜罗了不少观点,病房的医生护士也会有很多规矩,在此给大家纠正一些错误的看法。也同时提供一些意见供参考(我的病人必须照做)0.放松,放松,放松最重要的放最前。只要能知行合一做好“放松”这件事,术后就没什么难事。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毕竟是来手术,是来吃点苦的,想到了也就释怀了。只要“放松”身体和心理,之后就是顺丰顺水!!! 1.关于术前饮食:明确,入院前绝对正常饮食,根本不需要提前控制饮食,病人吃得越少,体力越差,抗手术创伤能力越差,康复越慢。所以,入院前,放开吃!2.术后吃什么?要忌口吗?要喝汤补身体吗?答:术后医院发什么就吃什么。不喝酒,不吃辣。保证不拉肚子就行。根据自己胃口和喜好,因为胃以喜为补。3.术后疼痛怎么办?答:不用担心,因为担心也没用。该用的药都会提供。有一点要注意,术后尽量每天少用肛门,大便如果一日一次或者2日一次,就够了。少用就少疼痛。4.什么性状大便好?答:成型的软便最佳。试问,大家是不是都觉得那种“擦一两下就干净”的大便最好护理?当然,不用擦第二下就干净的大便,最适合术后那段日子。太硬拉不出;太烂了容易洗不干净。5.怎么洗肛门?答:术后伤口不宜多洗。多洗 多冲 多泡,对创面恢复大大不利。你想,你其他部位手术了,是多碰水好还是少碰水好?不言而喻。结论是:不要过分担心脏和追求清洁,清洗肛门,稍稍冲洗两下就好。类似“漱口、洗脸”的操作,即可。尽管肛门里有大便经过,但局部清洗是无法做到彻底洗净的,不要意淫了,不可能的,医生的手术中会把伤口做得引流通常,因此不要担心“脏”。实在要洗,也要记住,“时间短,水温低”。如果你刚刚大便解出一个“狮子头”大的,那倒是可以临时用热水洗洗坐浴,可以很好止痛,但也不能时间长噢!6.如何换药?答:特殊情况千变万化,不讨论。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一般情况下,创面术后一周内,以炎症渗出为主,尚未修复,简单清洁即可。术后第二周开始,可以在家请家属帮忙观察和塞一些引流作用的敷料。伤口逐步缩小就可以减少敷料用量,发现疑问及时就诊观察即可。总之,家属能做的就是帮忙塞个小棉条在伤口里罢了,也足够了。7.伤口是怎么愈合的?答:伤口是病人自己愈合的。没错,伤口愈合就是靠病人自身的能力,外力都只是配合辅助。我们经常这样告诉病人“医生手术,给你的肉做减法;术后病人创口长肉愈合,是靠自己给创面做加法。”肉是自己长的,不是靠涂药膏长出来的。但是,外力辅助的作用也是存在的:首先合理的创面设计,保证了引流通畅,伤口不容易因为引流不畅而积脓。其次,经常的复诊观察,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生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怕有问题,就怕没及时发现和处理。另外,药膏的滋润和药栓融化后的局部保护,对创面修复是有好处的!8.用什么样药膏好?答:无所谓好坏,外国人什么不用也照样愈合。我们的一般经验是:初期使用红油膏,后期用什么都可以。9.术后体位答:床上自由体位。术后病人只要在床上休息,平卧、侧卧、俯卧,都可以,也可以坐起来,平做没什么不可以。当然,如果是腰麻,还是去枕平卧吧。有些医院会让患者侧卧,现在已经很没用了,其实这是因为很久以前,肛肠医生对术后创面止血以局部按压为主,这就需要病人侧卧,否则家人和护理人员怎么找地方按住呢?……21世纪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术后放松休息,怎么放松怎舒服,就怎么来。10.术后用药答:总有一部分患者是存在便秘或者大便困难的。因此,多数医院和医生会给病人常规准备一些通便润肠的药物。但是每个人体质和身体情况都不一样,并不是发给你的药你都要吃,如果你是吃一顿就上一次厕所的“直肠子”,那就不用吃通便药,如果平时就腹泻,记得入院就告诉医生术后不需要通便药。如果你一天上4-5次,是不是没手术的人屁股也会疼痛?所以千万记住。11.伤口出血怎么办?答:肛门属于血供丰富的区域,且要负担排便,是个“闲不住”的器官。所以,术后少量的渗出和大便时候的出血,不用担心。在结扎线或胶圈脱落时,理论上存在有大出血的可能性,只要及时医院止血,都能逢凶化吉。少量出血时,不用紧张,尽快站立起来结束排便,都能立即止血,稍后清洁即可。千万不要久蹲马桶,尤其有血时,不要好奇蹲着观察,越蹲血越多。12.术后如何做正确的大便动作?答:这么比喻“进厕所,就像偷东西”,快进快出。进去前,按摩肚子,等肚子里的便意增强,或者大便下沉入肛感明显时,一鼓作气,解出常规量大便后绝不要再“等一等”,快速起来擦屁股洗屁股。术后肛门里有结扎线等,总会有异物感和坠胀的感觉,不一定是大便,所以一定不要恋战。厕所里时间长了就容易“伤口水肿、创面出血”。

陆宏 2018-11-27阅读量1.5万

施宝民教授专访:外科医生应该...

病请描述: “一名好的医生,应该是怀有佛家普度众生的慈悲之心,拥有道家神奇的高超技艺,畅行儒家积极努力的主观能动,为大众保持健康而尽职尽责。外科医生应该是菩萨心肠加上治病救人的一把刀。” 这句话出自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施宝民教授,手术台上他是技艺精湛、镇定果敢的外科医生,手术台下他是虔诚祥和,通达洞明的儒释道三教倡行者和实践者。 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医生 当问及为何选择从医,施宝民回忆:“小时候常常看到家人亲戚生病了就去医院找医生看病,那时开始就对医生就充满敬佩。长大懂事后,我对于医生这个职业也慢慢了解得更多,在中学时代就立志想当一名医生。当初考大学,我的高考志愿填的全是医学专业,最后也如愿考入山东泰山医学院。毕业分配后选择了普通外科专业,在研究生时候,我选择了肝胆胰腺外科,这个在普外科当时也最热门、难度最大、最富有挑战性的学科。” 因为热爱,施宝民一直不断孜孜不倦学习探索,精进医术。2000年他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普外科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普外科专家杨镇教授。2004年他远赴法国欧洲微创外科中心学习腹腔镜外科。2007年~2008年,他在德国洪堡大学Charite 医学院作访问学者,并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只有真正热爱一个职业,才能做好这个职业,医生也不例外。真正爱这个职业的时候你就觉不着累,更不会无谓得去发一些牢骚。如果上天再给我做一次选择的话,我依然会选择当医生。阅尽生死,执业如履薄冰,方寸之间尽显英雄本色。虽然面对一些晚期病人不乏无力回天的遗憾,但也总有病人治愈的欣慰和满足。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医生不希望子女将来也从医,但是我不这样认为。选择一个职业,不是根据少付出多回报作为原则,应该依据是否有挑战性是否更具有意义来选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试想有哪一个可以与之相比呢?我的孩子我就建议她学医,她还是选择了医二代。”施宝民自豪地说。 一旦站上手术台上,一切想着患者 施宝民擅长诊治普外科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是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各类胆石症、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及胃肠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从最常见的胆囊结石手术,到疑难复杂的胰腺癌、肝癌、胆管癌手术,施宝民每年大概要做例数百例手术。通常,手术时间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七八个小时。 当问到“上手术台之前会有压力吗?”施宝民坦言,压力是难免的,但是在上手术台之前要全部忘掉各类杂念,摆正心态,全神贯注。被誉为“中国胆道外科之父”的黄志强院士说过一句话被奉为很多外科医生的座右铭jQuery18105953866248530473_1540111742908“一旦站上手术台上,什么都要忘掉,一切想着病人。“ 外科界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外科医生需要有“女人般柔软的手,鹰一样锐利的眼睛,还有狮子一样的心。” 阐明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必须具备三个素质,这里面“狮子一般的心”就是指医生必须控制住自己的意志,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 “在手术台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像是如果手术过程中,碰上患者的腹主动脉等大血管突然破裂,血一下子涌上来,迅速充满整个腹腔。这就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遇到突发情况必须镇定。医生要是慌了神,不马上采取应对措施,病人就非常危险,搞不好就下不了手术台。” 患者选择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 施宝民特别注重手术前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让他们清楚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跟患者沟通过程中,施宝民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和过程,从不夸大手术效果。同时,对手术的相关内容、手术后康复护理的特殊事项也向家属认真说明,取得家属的合作和理解。 “现在就医条件改善,很多患者看病有很多选择,通常是首诊好几家医院,最终经过比较权衡才会确定一家医院和医生接受治疗。患者选择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作为医生应当竭尽全力帮助患者战胜疾病,不辜负他们的信任。老一辈专家以前经常告诫我们,虽然现在辅助检查和化验等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了,但是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不能少。医生要从患者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以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施宝民强调:“著名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2000多年前早就说过,我们自己的老师也是言传身教,医患关系是师生关系,病人是老师,医生是学生。因为患者是疾病的直接体验者,医生是帮助他们战胜疾病。一位好医生的成长离不开患者,医生总能从每一个患者身上总学到很多东西,成功告诉你经验,失败告诉你教训。” 患者康复出院的时候我最开心 谈到最近值得高兴的事情,施宝民笑道:“完成了一个高难度的手术,经过千难万险,看到患者最终痊愈康复出院,对我来说是最值得高兴的事情。” 前阵子,同济医院收治了一位79岁的患者,两三年前他因患胃癌在同济医院做过全胃切除手术,上个月因为骨折在骨科住院治疗,术后半个月胆囊结石胆囊炎发作并发十二指肠瘘,施宝民给老人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和十二指肠造瘘术。老人骨折术后,照顾他的他的大女儿又不幸骨折,做了手术。第二次手术还没恢复时,老伴又查出甲状腺癌。施宝民主任团队又给他老伴做了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为了照顾他们,病房安排在一起。高兴的是老两口正好一起康复出院回家。全家一个月内三个人做了四次手术。虽然很不幸,但结局很好。 “看到他们一家人恢复健康、皆大欢喜、大团圆场面真是令人高兴!一方面是为患者感到高兴,一方面也为团队医护人员感觉付出有成果。虽然有的时候患者没有治愈,比如一些晚期患者,虽经过各类治疗最终还是无力回天,但只要我们尽力了没有遗憾就可以了,毕竟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有时候要相信些宿命论,有助于心理解脱。” 年轻医生需要有偶像崇拜 谈到偶像,施宝民说:“我的偶像是我的导师杨镇教授还有已故的黄志强院士。他们不光在肝胆外科方面有着杰出成就,而且在做好一名外科医生方面,他们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黄志强院士曾经说过:医生在年轻时是偶像崇拜,向着自己的偶像努力拼搏,一旦成名成大家了就成了偶像复制,又要培养后面的接班人。因此,年轻的医生需要有英雄主义感,帮助病人战胜病魔,这是外科医生所需要具备的气质。” 如今,施宝民的肝胆胰外科团队目前有博导3名,主任医师、教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及主治医师多名。在同济医院院长艾开兴教授的直接带领和参与下,普通外科医护人员不断进取,成绩斐然。 有的年轻医生平时爱发一些牢骚,抱怨做医生太辛苦太累。施宝民总是开导他们,只有真心热爱医生这个职业,才能做好一位好医生。心中有这个信念和热情,即使工作强度大,就不会觉得多辛苦。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必然要遇到各种患者,面对各种复杂的病情。总是抱怨工作辛苦是没有什么意义,与其烦恼地干不如快乐地去接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工作的时候就投入工作。 做科研出于热爱和临床需要 现在很多医院要求医生医教研全面发展,施宝民主要从事肝胆胰脾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肝胆胰脾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微创外科技术有较深入研究。 他认为,不应该让纯粹的外科医生去搞那些太尖端、太前沿的科研项目,而是应该选择一些临床上常见比较实用的项目,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我曾经得过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我觉得这对我只是一个肯定,做这些也并不是为了获奖,做这个也是出于科研工作者的一种本能和热爱。除了医院派发的科研指标和任务外,我更愿意做那些临床上比较实用的研究,比如最简单的“如何解决术后伤口液化”,这类研究成果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得到大家的承认,有创新性、实用性,可推广性。” 施宝民教授简介 施宝民,中德双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普外科主任、同济医院大外科副主任。200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分配至山东省立医院普外科,2002年完成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工作,成为该院第一位博士后出站人员。2004年赴法国欧洲微创外科中心进修腹腔镜外科。2007年~200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在德国洪堡大学Charite 医学院作访问学者,并获得德国医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普外科尤其擅长肝胆胰脾外科及其微创外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于肝胆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术、肿瘤的转移和侵袭性机制、复杂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和微创外科技术有较深入研究。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德国师从著名外科学家、欧洲外科学会主席Neuhaus教授。开展各类腹部大型复杂及微创外科手术,实施手术数千例,以创伤小、并发症低、恢复快、远期临床效果好为特色。 近年来相继开展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精准半胆或肝段切除术、部分脾切除术、合并部分肝及胰十二指肠切除的胆囊癌扩大根治术、合并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扩大根治术等多种新术式,赢得国内外同道的认可及广大患者的好评。 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可以熟练应用于各类肝胆胰脾及胃肠外科手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胰腺肿瘤切除,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腹腔镜下脾脏切除及脾段切除术等,积累了丰富经验。还开展了经脐单孔胆囊切除、肝囊肿切除等单孔微创外科手术。不但见效快,同时疤痕小或者无疤痕,做到了术后较好的美容效果。 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等课题9项。两次得到国际消化外科大会资助金(18届香港,19届日本),多次赴欧美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大会发言。获得省部级三等奖多项。2005年入选第二批山东省卫生系统重点中青年科技人才(1020工程),2006年主持申请到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门静脉高压症现代治疗进展(2006-04-01-008),并成功举办。2014年再次获得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14-04-01-056 (国)。 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英文及SCI收录杂志11篇。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2部,参编专著10部,英文专著《Liver cancer: new research》在美国NOVA出版社出版。 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委员,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评审专家、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普外专业委员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普外科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肿瘤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上海普外医师分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外科委员会腹腔镜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第四届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肝胆胰学组副组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委员会肝胆胰肿瘤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国际外科学杂志》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青年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审稿专家。

施宝民 2018-10-21阅读量1.4万

没有高血压还会得脑卒中(脑梗...

病请描述:没有高血压还会得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吗? 发表者:许鹏 国庆假期朋友聊天时,说起“没有高血压怎么还会脑出血瘫痪了呢?”。脑梗塞和脑出血医学上统称“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它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可控手段。那么,如果没有高血压病史还会得脑卒中吗?这就要从脑卒中的病因讲起。 凡是引起脑动脉病变的因素,都可成为脑卒中的病因。除去高血压外,常见的病因: (1)颅内小血管病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2)全身动脉炎性病变影响脑动脉: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Buerger病)、结节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Horton综合症)、系统红斑狼疮等; (3)感染性动脉炎:钩端螺旋体性、梅毒螺旋体性、真菌、念珠菌或继发于化脓性脑炎; (4)动脉夹层病变:外伤性夹层动脉瘤、马凡综合症、假黄色瘤夹层组织病等; (5)先天性脑血管病变:烟雾病(moyamoya)、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脉瘤;    (6)各种栓子:风湿性心脏病伴房颤附壁血栓脱落、长骨骨折脂肪血栓、气栓、癌栓等。 那么,如何有针对性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呢? 目前,遵循三级预防的策略: 一级预防包括禁烟、限制膳食中的盐含量、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有规律地进行身体锻炼、避免过量饮酒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此外,还需要对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采取药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并预防脑卒中。 二级预防即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的患者,给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病发生,常用的5类降压药均可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对已经患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的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这些干预措施与戒烟相结合,往往可以预防近75%的血管性反复发作事件。 三级预防即对已患脑卒中的患者,加强康复护理,防止病情加重。 总之,平时应低盐低脂饮食、戒烟、保持正常体重,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担任国际AO内固定协会会员(AO Spine)、北美脊柱学会会员(NASS)、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微创学组机器人技术研究小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委脊柱康复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毕业后与继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官、第二军医大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导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青年审稿专家、《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委和《Translational Surgery》青年编委等。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获得AOSpine Fellowship和CAOS-NASS Fellowship并多次前往美国进修脊柱外科。 近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市、校、院级课题3项,主持军事论坛1次,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3项,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参与编写专著4部。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0余年,以脊柱常见疾病的微创治疗与复杂疑难疾病的综合治疗为特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压缩骨折,微创通道治疗各型脊柱疾病等;在脊柱退变、外伤、畸形等疑难危重疾病方面有独到诊治经验与特色,如颈椎病、腰椎病(间盘突出、滑脱、椎管狭窄等)、枕颈畸形、脊柱侧弯畸形、脊柱韧带骨化病等。     

许鹏 2018-10-20阅读量1.2万

脊柱手术后刀口感染的预防与换药

病请描述:脊柱手术刀口居家换药小窍门 发表者:许鹏 时间:2018-7-7 脊柱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刀口愈合好、疤痕小(图1),患者就可以高高兴兴的回家了,但是,如果刀口出现问题,就会非常“闹心”。手术后刀口感染、愈合不佳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对患者及其家属生理及心理上造成打击。有时,患者出院回家后,刀口就变成下面的样子了:局部分泌物较多,部分刀口愈合不好(图1);或者整个刀口红肿,愈合不佳。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对刀口进行换药、清创,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手术刀口的相关知识吧。 图1 刀口愈合顺利 图2 刀口局部愈合不佳 手术刀口感染的特点与原因 手术刀口感染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一部分,与深部感染相比,其症状较轻,处理也简单。其发生比例报道不一,近年报道,所有脊柱手术后的SSI率从1.9%到4.4%不等。与病人有关的危险因素有高龄、肥胖、糖尿病、脊柱再次手术、营养不良、吸烟及长期应用激素等。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包括内固定材料植入、手术出血多或手术时间长等。腰椎手术往往较颈椎手术刀口感染率高。另外,术后刀口严格无菌换药和个人仔细护理也是预防刀口感染的关键。图2所示,刀口周围毛发、污物较多,极大增加了刀口感染的机率。 如何做到无菌换药 准备工作:周围环境要清洁、干净,佩戴口罩、帽子,准备换药碗或者一次性换药包,通常包括无菌镊、消毒棉球、无菌纱布等。 图3 左图为无菌换药包主要物品,右图为佩戴口罩、帽子后 观察刀口:术后刀口多为无菌伤口,一般隔天换药,如果被汗液、尿液或其它原因污染了,就应立即换药。常于术后3天左右检查伤口,去掉敷料,注意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积血、缝线反应、针眼脓疱及皮缘是否对称等。术后5天以后,刀口感染机率增加,注意及时消毒、清理或者医院就诊。 图4 左图为正常愈合刀口,右图为愈合不良刀口 消毒换药: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消毒范围略大于纱布覆盖范围,顺序应由刀口中央对称消毒,一般为单一方向,消毒过的棉球绝对不能再返回中央已消毒区域。如有皮下积液,则应用镊子、棉球轻轻反复挤压,直至无渗出。用过的镊子、棉球不能接触无菌物品。 包扎固定:一般需要4-6层敷料覆盖刀口,胶布固定可靠即可。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     担任国际AO内固定协会会员(AO Spine)、北美脊柱学会会员(NASS)、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微创学组机器人技术研究小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委脊柱康复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毕业后与继续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官、第二军医大学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导师、《中国组织工程研究》青年审稿专家、《转化医学电子杂志》编委和《Translational Surgery》青年编委等。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培训,获得AOSpine Fellowship和CAOS-NASS Fellowship并多次前往美国进修脊柱外科。 近年以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SCI论文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市、校、院级课题3项,主持军事论坛1次,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3项,参与各级课题10余项,参与编写专著4部。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10余年,以脊柱常见疾病的微创治疗与复杂疑难疾病的综合治疗为特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压缩骨折,微创通道治疗各型脊柱疾病等;在脊柱退变、外伤、畸形等疑难危重疾病方面有独到诊治经验与特色,如颈椎病、腰椎病(间盘突出、滑脱、椎管狭窄等)、枕颈畸形、脊柱侧弯畸形、脊柱韧带骨化病等。      

许鹏 2018-08-30阅读量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