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血离脉络 > 内容

血离脉络内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研...

病请描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指由于膝关节长期受力不均而发生退行性病变的骨关节炎[1]。K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症疾病之一,患病率高、病变范围广、晚期功能障碍程度高,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KOA 的患病率日益增高,例如我国 40 岁以上的男性 KOA 患病率由 4.3% 逐渐增加到 27.3%, 而女性则从 8.8% 逐渐增加到了42.7%[2] 。因此,寻求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KOA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主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能弥补西医治疗中存在的缺陷, 减少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3]。 同时中医药治疗在减少并发症、巩固临床疗效等方面亦具有突出的优势,故本文将对近年来KOA的中医领域治疗进展进行整理概括,以期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学】KOA病因病机目前,KOA 尚无统一的中医病名,主要将其归属于“骨痹”“痛痹”等范畴[3]。其病因病机不外乎本虚标实。 本虚:《济生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张氏医通》也曾记载: “膝者,筋之府,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者风寒湿气袭之”[3];《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虚邪之中人也,洒析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4]。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全赖肝肾滋养,肝肾亏虚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原因。标实:《素问·痹论》中有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5]”。认为风寒湿三邪侵入病久则邪留经络,痰瘀互结,瘀血致痹,此为“骨痹”的重要外因。 肝肾亏虚,则正气化生不足,气血不荣,可致筋脉亏损,肢体麻木;又遭风寒湿侵袭,以致外邪阻滞经脉,气血不通,则会出现筋脉拘急,肢体疼痛,屈伸不利等。 KOA中医治疗进展中医药治疗KOA的方法较为丰富,其中以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针刀等为主要的治疗手段。1.中药内治法:KOA的中药内服治疗可根据临床分期、辨证分型选用传统经方及其化裁方,以及中成药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KOA的中医辨证分型[7] ✫气滞血瘀型证属气滞血瘀型的KOA 患者,多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方法。建议选择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加减口服[7]。亦可选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瘀血痹片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成药。✫湿热痹阻型对于证属湿热痹阻型的KOA患者,建议选择四妙丸(出自《成方便读》)加减口服,具有清热祛湿、通络止痛的功效。✫寒湿痹阻型证属寒湿痹阻型的KOA患者,建议选选择蠲痹汤(出自《医学心悟》) 加减口服 。或选择金天格胶囊等中成药,用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肝肾亏虚型对于证属肝肾亏虚型的KOA患者,治疗以补肝肾、通经络为主。可选择左归丸/右归丸/独活寄生汤等传统方剂加减。或选用含有杜仲、牛膝、山药、人参等主要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如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能够补益肝肾、养血荣筋、通络止痛。✫气血虚弱型证属气血虚弱型的KOA患者,建议选择八珍汤(出自《丹溪心法》)加减口服[7],具有补气养血等功效。  2.中药外治法:KOA 的中药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熏洗、中药敷贴和离子导入。中药熏洗:即利用煎煮药物的蒸气熏蒸患处,或用药液冲洗、浸渍患处,以防治疾病的方式。药液熏洗可疏通腠理,调和脉络,流畅气血,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肌体,发挥作用。所用中药多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等功效[4]。中药敷贴:将药物制成散剂或膏剂,直接敷贴于患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即为敷贴法。药物通过渗透作用到达病灶,从而起到强壮筋骨、祛寒除湿、温经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8]。中药离子导入:运用中药方(常用续断、没药、当归、杜仲、牛膝等 )加水浓煎,以离子导入法治疗KOA[1]。可改善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僵硬等局部症状。   3.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式,在现代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灸可分为单纯针刺、温针、电针、火针等多种方式。单纯针刺,常选取患膝阿是穴、鹤顶、内膝眼、足三里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可有效降低关节内压力,缓解疼痛;温针,常选取患膝内外膝眼、血海、阴陵泉等穴位,行针得气后将艾段套置于针柄上,点燃艾段,续灸多次,具有温经行气、通络活血的功效;电针,常取穴梁丘、血海、膝阳关等,行针得气后连接电极,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的波频,并留针一段时间,可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达到缓解症状、祛除痹痛的目的;火针,与上述方法取穴相似,是指将针身的前中段烧红,对准穴位疾进疾出,深度控制在5~10mm,直至点刺出血,温通经脉、祛寒除湿、调和脉络、通经止痛的功效[1]。 4.手法推拿通过点按、揉按、拿捏、屈伸、弹拨、拔伸等多种理筋、整骨手法,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可改善关节僵硬和肌力、减轻关节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7]。特别提醒:伴感染、皮损、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者,须慎用。   5.针刀治疗针刀治疗是一种中医微创手术,即在治疗的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达到止痛的目的。可松解局部组织粘连,恢复生物力学平衡,降低膝关节骨内压,改善微循环,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6.其他疗法除上述治疗方式外, 传统功法训练等治疗办法也被应用于KOA的中医治疗。例如太极拳,被认为是治疗KOA安全有效的身心锻炼方式[7],可缓解膝关节疼痛、僵硬,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膝关节肌力和平衡性,还可起到调节负面情绪的作用;此外,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传统功法,也可减轻膝关节疼痛、僵硬,提高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能力。 结语中医药治疗在KOA的临床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现了其疗效显著、简便、价廉、副作用少等优点。尽管如此,中医药治疗KOA仍面临着缺乏相关临床路径,以及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等问题。因此,应重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并推广,为更多KOA患者提供帮助。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pexels 参考文献:[1]吴迪,祁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19,34(05):67-70.[2]帖小佳 , 郑如庚 , 赵梦 , 等 . 中国中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病率的Meta 分析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22(4):650-656.[3]刘丽,姬树青,马慧慧,贾智杰,孟凡显.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0,35(23):3833-3836.[4]张天泽,石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7):103,106. [5]黄帝内经素问 [M]. 北京 : 新世界出版社 ,2013:191.[6]马影蕊 , 张玉倩 . 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与研究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11(25):146-148.[7]陈卫衡.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中医正骨,2020,32(10)[8]王骥.中医药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5,(3):36-39.

微医药 2022-05-31阅读量1.0万

“药&rdquo...

病请描述: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关节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近年来,中医药为主、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国内KOA治疗的重要手段。而中成药因其使用方便、易于存储等优势,较传统中草药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辨证不准确、超适应症应用,以及使用疗程、用药时机、用药剂量不合理等问题。目前,国内对于中成药的规范使用指导建议较少。本文将以中成药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为例,整理相关用药信息,仅供医疗工作者们参考阅读。  合理选定适应症及适用人群中成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产生的,而中医药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所以,使用中成药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辨证施治用药。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适用于肝肾不足、筋脉瘀滞所致的KOA,症见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其中肝肾不足者多表现为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筋脉瘀滞者可见关节疼痛如刺或胀痛,休息后疼痛不得减,关节屈伸不利;面色晦暗,舌象与脉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肌肉骨骼慢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2]中提示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还可用于:气滞血瘀型(以骨骼、肌肉疼痛肿胀,痛有定处,痛处拒按为主证)和肝肾亏虚型(以骨骼、肌肉疼痛时轻时重,劳倦后加重,气短自汗,面色少华为主证)的肌肉骨骼慢性疼痛。从适用人群角度来说,该药对无影像学改变,仅症状性KOA患者(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为主);伴有软骨损伤的轻中度KOA患者;以及软骨下骨髓水肿的患者适用。 了解药品功效与药理作用了解中成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可为提高药物疗效、防治不良反应等巩固理论基础,对指导患者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由杜仲、白芍、续断、黄芪、枸杞子、牛膝、三七、鸡血藤、人参、当归、黄柏、威灵仙共12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养血荣筋、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帮助改善关节功能。传统药物作用:KOA属中医“膝痹”范畴,“膝痹”本质为虚证,尤其是肝肾亏虚,所以“膝痹”必然存在肝肾亏虚,这是膝痛的基础[3]。正气虚损,无力鼓动血行,血不养筋,且风寒湿邪易侵入,致使痹阻经筋、关节,筋骨脉络不通,气血瘀滞,进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阻或障碍,气血不通引发疼痛。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药物组成中杜仲、牛膝、续断,能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行脉、通络止痛;白芍,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人参、黄芪,补中益气;鸡血藤、三七,舒筋活血,消肿定痛。从病因病机出发,辨证施治以达到治疗KOA的目的。现代药理作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具有镇痛、消炎作用,对KOA引起关节疼痛等症状可有所改善。药理学相关研究表明[4],该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标协同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特点,其所含成分中具有较强的抗炎药效。药物提取液可直接作用于软骨细胞,能改善其代谢障碍,治疗退行性病变;同时可作用于关节滑膜,能减轻滑膜炎,对血液微循环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治疗滑膜炎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5]。 按疗程用药的重要性正确合理的使用中成药,才能更好的发挥药物作用,为患者的治疗增效。用药疗程不足或超剂量用药等都可能影响到疾病预后。 多项对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临床疗效的研究[6-7]显示,患者按照一次12g(1袋),一日3次的用量,通常在连续服用4周至1个月后作用效果明显。还有研究表示,患者服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3个疗程(1个月为1疗程),能够促进关节软骨及滑膜损伤的修复,从而使关节功能获得改善[5]。KOA是困扰中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足疗程的用药以控制病情进展。若患者未按疗程用药,发生中途断服或短期用药后停服等情况,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购药不便的偏远地区中老年患者,很容易因路途远,往返就医花费多,不会使用线上诊疗软件等因素,出现中断治疗的现象。为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用药需求,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了《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8]。临床医师可根据该规范中的具体要求,酌情开具长期处方,为患有KOA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更多便利。  关注药品安全性问题中成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安全性相对较高,但仍需注意使用禁忌及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问题。不良反应:服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后,偶见消化道反应(如胃脘不适等),一般不影响继续治疗。为减少消化道反应的发生,通常建议患者在饭后半小时服用。使用注意:中成药说明书中禁忌症多不明确,但仍需注意以下提醒。复方杜仲健骨颗粒对孕妇禁用;对药品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如患者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前需了解有无药性冲突,谨慎用药;服用药物期间,建议患者尽量不食用海鲜及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的意义中成药与西药,以及其他疗法的联用,为KOA治疗提供了更多思路。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与多疗法联用也在临床中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有研究显示[9],复方杜仲健骨颗粒与硫酸氨基葡萄糖联合治疗KOA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还可以降低机体 hs-CRP、COMP、IL-17、MMP-3、COX-2 水平,有着良好临床应用价值。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髌股关节炎,能较大程度缓解症状, 改善关节功能,有助于术后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提高手术疗效[5]。此外,还有研究证实针灸、推拿配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KOA 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可减轻疼痛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10]。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KOA,疗效确切,用药安全[11]。联合用药提醒:针对复杂病情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时:中成药与其他中成药联用,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在考虑两者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后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同时应避免不良反应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 结语当前西医治疗KOA多以消炎、镇痛等对症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延缓病情发展,结合中医药疗法可为治疗KOA提供新思路,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中成药因其自身优势在各治疗领域表现出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也急需临床工作者们的重视,以期让中成药发挥出自身力量,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帮助。  图片来源:pixabay 参考文献:[1]《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5):522-533.[2]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肌肉骨骼慢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J].骨科,2021,12(5):389-395.[3]余庆阳,黄巍.膝骨关节炎从痹论治的病因与证候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3):40-43.[4]陈紫军,霍晓乾,任越,舒展,张燕玲.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骨关节炎的抗炎潜在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J/OL]. 中国中药杂志:1-9[2022-04-14].[5]肖磊,周至游,李全,等.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6):565-568.[6]黄小英,李晶,胡国庆,关伟南,邓德礼,王浩.伯司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9):584-585.[7]王和鸣,葛继荣,殷海波,冯兴华,朱立国,张军,郭振江,罗涛.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6):489-49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2021-08-10)[2022-04-14].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108/e8fbc0fa4bb6450b8ed0a8e9055a5b5e.shtml[9]刘磊,张舒,周悦悦. 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343-3346.[10]刘宝涛,耿鑫,安国俊.针灸与推拿配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医疗装备,2020,33(22):92-93.[11]谢亚龙,尹纪光.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联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95+98.

微医药 2022-05-31阅读量1.3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研...

病请描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指由于膝关节长期受力不均而发生退行性病变的骨关节炎[1]。KOA是最常见的关节炎症疾病之一,患病率高、病变范围广、晚期功能障碍程度高,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KOA 的患病率日益增高,例如我国 40 岁以上的男性 KOA 患病率由 4.3% 逐渐增加到 27.3%, 而女性则从 8.8% 逐渐增加到了42.7%[2] 。因此,寻求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KOA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主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能弥补西医治疗中存在的缺陷, 减少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3]。 同时中医药治疗在减少并发症、巩固临床疗效等方面亦具有突出的优势,故本文将对近年来KOA的中医领域治疗进展进行整理概括,以期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学】KOA病因病机 目前,KOA 尚无统一的中医病名,主要将其归属于“骨痹”“痛痹”等范畴[3]。其病因病机不外乎本虚标实。   本虚: 《济生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张氏医通》也曾记载: “膝者,筋之府,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者风寒湿气袭之”[3];《灵枢·刺节真邪篇》说:“虚邪之中人也,洒析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4]。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全赖肝肾滋养,肝肾亏虚是发生本病的根本原因。 标实: 《素问·痹论》中有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5]”。认为风寒湿三邪侵入病久则邪留经络,痰瘀互结,瘀血致痹,此为“骨痹”的重要外因。   肝肾亏虚,则正气化生不足,气血不荣,可致筋脉亏损,肢体麻木;又遭风寒湿侵袭,以致外邪阻滞经脉,气血不通,则会出现筋脉拘急,肢体疼痛,屈伸不利等。   KOA中医治疗进展 中医药治疗KOA的方法较为丰富,其中以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针刀等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1.中药内治法: KOA的中药内服治疗可根据临床分期、辨证分型选用传统经方及其化裁方,以及中成药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KOA的中医辨证分型[7]   ✫气滞血瘀型 证属气滞血瘀型的KOA 患者,多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方法。建议选择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加减口服[7]。亦可选用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瘀血痹片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成药。 ✫湿热痹阻型 对于证属湿热痹阻型的KOA患者,建议选择四妙丸(出自《成方便读》)加减口服,具有清热祛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寒湿痹阻型 证属寒湿痹阻型的KOA患者,建议选选择蠲痹汤(出自《医学心悟》) 加减口服 。或选择金天格胶囊等中成药,用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肝肾亏虚型 对于证属肝肾亏虚型的KOA患者,治疗以补肝肾、通经络为主。可选择左归丸/右归丸/独活寄生汤等传统方剂加减。或选用含有杜仲、牛膝、山药、人参等主要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如复方杜仲健骨颗粒,能够补益肝肾、养血荣筋、通络止痛。 ✫气血虚弱型 证属气血虚弱型的KOA患者,建议选择八珍汤(出自《丹溪心法》)加减口服[7],具有补气养血等功效。     2.中药外治法: KOA 的中药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熏洗、中药敷贴和离子导入。 中药熏洗: 即利用煎煮药物的蒸气熏蒸患处,或用药液冲洗、浸渍患处,以防治疾病的方式。药液熏洗可疏通腠理,调和脉络,流畅气血,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肌体,发挥作用。所用中药多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等功效[4]。 中药敷贴: 将药物制成散剂或膏剂,直接敷贴于患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即为敷贴法。药物通过渗透作用到达病灶,从而起到强壮筋骨、祛寒除湿、温经活血、缓急止痛的作用[8]。 中药离子导入: 运用中药方(常用续断、没药、当归、杜仲、牛膝等 )加水浓煎,以离子导入法治疗KOA[1]。 可改善膝关节周围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僵硬等局部症状。       3.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式,在现代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灸可分为单纯针刺、温针、电针、火针等多种方式。 单纯针刺,常选取患膝阿是穴、鹤顶、内膝眼、足三里等穴位,行平补平泻手法,可有效降低关节内压力,缓解疼痛; 温针,常选取患膝内外膝眼、血海、阴陵泉等穴位,行针得气后将艾段套置于针柄上,点燃艾段,续灸多次,具有温经行气、通络活血的功效; 电针,常取穴梁丘、血海、膝阳关等,行针得气后连接电极,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的波频,并留针一段时间,可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达到缓解症状、祛除痹痛的目的; 火针,与上述方法取穴相似,是指将针身的前中段烧红,对准穴位疾进疾出,深度控制在5~10mm,直至点刺出血,温通经脉、祛寒除湿、调和脉络、通经止痛的功效[1]。   4.手法推拿 通过点按、揉按、拿捏、屈伸、弹拨、拔伸等多种理筋、整骨手法,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的作用,可改善关节僵硬和肌力、减轻关节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7]。 特别提醒:伴感染、皮损、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者,须慎用。       5.针刀治疗 针刀治疗是一种中医微创手术,即在治疗的部位刺入深部,到病变处进行切割,剥离有害的组织,达到止痛的目的。可松解局部组织粘连,恢复生物力学平衡,降低膝关节骨内压,改善微循环,延缓关节软骨退变。   6.其他疗法 除上述治疗方式外, 传统功法训练等治疗办法也被应用于KOA的中医治疗。例如太极拳,被认为是治疗KOA安全有效的身心锻炼方式[7],可缓解膝关节疼痛、僵硬,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膝关节肌力和平衡性,还可起到调节负面情绪的作用;此外,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传统功法,也可减轻膝关节疼痛、僵硬,提高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能力。   结语 中医药治疗在KOA的临床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现了其疗效显著、简便、价廉、副作用少等优点。尽管如此,中医药治疗KOA仍面临着缺乏相关临床路径,以及循证医学方面的研究等问题。因此,应重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并推广,为更多KOA患者提供帮助。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pexels   参考文献: [1]吴迪,祁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19,34(05):67-70. [2]帖小佳 , 郑如庚 , 赵梦 , 等 . 中国中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病率的Meta 分析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8,22(4):650-656. [3]刘丽,姬树青,马慧慧,贾智杰,孟凡显.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0,35(23):3833-3836. [4]张天泽,石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7):103,106. [5]黄帝内经素问 [M]. 北京 : 新世界出版社 ,2013:191. [6]马影蕊 , 张玉倩 . 中医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与研究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11(25):146-148. [7]陈卫衡. 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中医正骨,2020,32(10) [8]王骥.中医药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5,(3):36-39.            

微医药 2022-03-23阅读量1.0万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经验

病请描述:患者,女性,64岁,因左膝关节疼痛2年,加重2个月。 一、现病史:患者诉2年前即出现左膝关节疼痛,无明显屈伸功能障碍,站立疼痛,行走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上下楼轻度膝关节疼痛。初期外院予消炎镇痛及活血化瘀类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近2个月左膝疼痛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院门诊。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滑。、 二、往史及家族史:糖尿病史10年,口服瑞格列奈、阿卡波糖、盐酸格列吡酮,空腹血糖9.0mmol/L;高血压病史12年,最高血压150/90mmHg,口服替米沙坦。否认传染病、否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母亲有膝骨关节炎病史。 三、 体格检查:左膝皮肤完好、无明显内外翻及屈曲挛缩畸形,轻度肿胀、皮温正常,活动度0-120°。左膝关节内侧间室压痛+,麦氏征+,髌股研磨试验- ,Lachman-,前后抽屉及侧方挤压分离试验-,肌力5级,双下肢血运好,未及明显感觉异常。 四、 影像学检查: 膝关节X线片示左膝关节内侧间室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 膝关节MRI片示左膝关节内侧股骨平台及股骨髁表面软骨变薄,内侧半月板损伤,内侧胫骨平台下方骨髓水肿并囊样改变。    五、诊断:    中医诊断:痹证 属肝肾不足、筋脉瘀滞      西医诊断:左膝骨关节炎(AMOA)、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1级 六、 治疗:予复方杜仲健骨颗粒每次 1包, 每天 3 次, 餐后温开水冲服,连续口服4周。 七、 四周后门诊复查:患者行走时无膝关节疼痛,查:关节不肿,皮温正常。 八、 总结分析:消炎镇痛类药物为治疗膝骨关节炎常用药物,其疗效确切,但长时间服用可造成胃肠道、心血管方面及其他多器官系统的危害。所以我们在临床上考虑几方面问题:1、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如何减少副作用2、炎症的抑制可以带来症状的消退,但如何治病求本。膝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多由肝肾不足或劳累损伤等因素引起,因气血、经脉受损,以致瘀阻脉络,造成骨关节病损,治当滋补肝肾,养血荣筋,通经活络,祛瘀止痛。复方杜仲健骨颗粒由由杜仲 、续断、牛膝 、当归等 10多种中药组成,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症状,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瘀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并且临床观察发现,其相关不良事件较少。

微医药 2022-02-21阅读量9539

慢性咽炎能不能从肺治疗?

病请描述:        慢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部分,若为局限性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环组织的发炎。本病为常见病,多发于成年人。有时病程很长,病因复杂,症状时轻时重,不易治愈。临床以咽干痒隐痛不适,咽粘膜弥漫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为主要特征。         本病属于中医喉痹、嗌痛、喉风、咽喉肿痛范畴。前人对该病的因机证治都有过较细的论述,认识逐步提高。《内经》认为:心肝脾肺肾之病均可致“嗌干”。 《金匮要略》提出: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可以看出此为气阴两虚之喉痹。李东垣与朱丹溪对于虚证喉痹倡用补牌法和滋阴法,发展了喉痹的治疗方法。以后明清医学家认识到该病病机为“土衰水涸,相火蒸炎,津液枯竭”,提出滋补肺肾、补中益气、归原等治疗大法,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传统医学认为,急喉痹余邪滞留;久病鼻塞流涕之症,邪毒转结咽喉;因鼻息不通而长期张口呼吸,以及烟酒过度,受粉尘或有害气体侵袭,致咽喉受邪等,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而肺、脾、肾脏腑的亏虚或失调是其内因。由于上述外因的诱发,经咽喉首先影响到肺,肺金主气而生津液,肺病日久,律液不能上输,虚热内生,出现咽燥口干。由于金水相生,进而影响到肾,肾阴亏虚,咽失需养,虚火循经上炎,故有咽干痒微痛,并见咽肌膜潮红,出现哥窖纹,帘珠喉或喉底如涂漆状。因气血同源,金伤日久必使脾土不足, 《外科正宗·卷二》说: “中气不足,脾气不能中护,虚火易致上炎”。脾失键运之职,清阳不升,气虚湿郁生痰,则有异物梗阻感或痰粘着感,易恶心作呕。脾土亏虚,又可出现阳虚、血虚、血瘀、气滞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各型慢性咽炎的症状大致相似,但常因人而异。咽部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干燥、发痒、灼热、微痛等。分泌物或多或少,但粘稠,常附于咽后壁。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清除分泌物时,甚或作呕。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现代医学把慢性咽炎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萎缩性咽炎等。         传统医学辨证论治慢性咽炎:         1、虚火上炎型, 喉痹时发,邪热伤阴,肺肾阴亏,虚火内生,上灼咽窍,脉络阻滞,则见咽干痒微痛。伴手足心热,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喉底、喉关潮红,脉络曲张,小瘰隆生,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关键应抓住阴虚,虚火上浮,致咽喉间干涸。以百合固金汤加减,滋阴清热,佐利咽喉之味,药用:生地黄10g,熟地黄15g,贝母、百合、当归各12g,炒芍药、甘草、麦冬各9g,桔梗6g,玄参20g。此时常用生地配玄参,用量比为1:2-4。注重肝肾,注意配伍疏肝平肝之品及滋阴降火之味。平时可以用人参叶9克、藏青果3克,每日这样一付量煎汤泡茶随饮,有清热生津止痒之功。         2、气虚痰阻型,头面清窍,得清阳之气而畅通,浊邪壅塞而罹病。由于思虑过劳,肺脾气虚,痰浊上雍,故出现咽部不适,有异物梗阻感或痰粘着感。伴倦怠乏力,纳差,腹胀,喉底淡红,小瘰丛生甚则云集成块状,咽侧束突起成索状。必须以升阳解毒利咽为治,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5g,党参、白术各20g,炙甘草10g,当归15g,陈皮、升麻、柴胡各5g。若肌膜肥厚,暗红者,酌加丹皮、赤芍、路路通各10g活血通络;易恶心干哕作呕者,加法夏、竹茹10g降逆止呕。         单方、验方方面有效的治疗慢性咽炎药介绍如下。          1、咽喉茶,金银花、麦冬各15g,杭菊花、桔梗各10g,木蝴蝶、粉甘草各3g,胖大海3枚,上为1日量。用时置茶缸中,冲开水代茶频饮, 10日为1疗程。用于慢性咽炎,咽喉部干痛者尤为适宜。         2、新六味片,由生地、山药、女贞子、茯苓、泽泻、丹皮组成,用法为每次5片,每日3次。         3、滋阴补肾片,由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丹皮、柔樵子、五味子、制首鸟、麦冬组成。每日2次,每次3片,         4、慢咽合剂,由生地、玄参、麦冬、南沙参、太子参、银花组成。每日3次,每次10ml,以上均适用于阴虚型慢性咽炎。          5、温阳利咽汤,熟附片9g,肉桂2g,生地12g,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淫羊藿、炒僵蚕各9g。用于治疗阳虚型慢性咽炎。         6、润喉茶:白花蛇舌草6g,绿尊梅、乌梅、甘草、薄荷各3g,泡水代茶。           6、王学让从“瘀”论治咽喉病,提出; (1)解毒活血法,本法用于火毒致瘀之咽喉病,方选解毒活血汤、解毒汤、仙方活命饮等加减,。(2)消痰散瘀法,本法宜于喉痹、梅核气等痰瘀互阻型,方用二陈汤,程氏贝母瓜萎散合当归、赤芍、三棱、莪术、海藻、昆有加减。(3)软坚化瘀法:本法用于气、痰、血互阻咽喉,凝结不散,积聚成块而发之帘珠喉痹、慢喉瘖等,方用海藻玉壶汤,消瘰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4)理气化瘀法,气郁者,四逆、半夏厚朴汤,气逆者旋复代赭汤合当归、芍药、郁金、三楼、我术等,随证加减。(5)滋阴化瘀法;本法为阴虚血瘀之咽喉病设,选用通幽汤或活血润燥生津汤合养阴生清利咽喉之剂加减。(6)益气化瘀法,气虚血瘀之咽喉疾患用之,选黄芪汤、补阴益气煎、补中益气汤等方,合桃仁、红花、丹参、木蝴蝶、柯子肉等活血化瘀,开音疗哑之品加减。(7)养血活血法;血虚瘀阻之咽喉病宣之,常用加味四物汤、芎归补血汤等方加减。 (8)温阳化瘀法,本法宜于阳虚血瘀所致之阳虚喉痹、方用镇阴煎或金匮肾气丸合当归、丹参、桃仁、红花。        8、《伤寒论》和《金质要略》两书,多处论及咽喉病证,牟克祥将张仲景治咽喉纳为10法。 (1)滋阴退热、和中润燥法,用治少阴虚热咽痛证,病机为肾阴亏耗,虚火上炎、方用猪肤汤。(2)请热解毒、缓急开肺法;用治少阴客热咽痛证,病机为少阴阴扰、客于经脉,或热伤上焦气分,热势不甚用甘草汤,热势较重用桔梗汤。 (3)清热涤痰,敛疮消肿法:用治少阴咽伤生疮证,病机为痰火郁结,灼伤少阴脉络,方用苦酒汤。(4)散寒通阳、涤痰开痹法;用治少阴客寒咽痛证,病机为寒客少阴,痰阻肺系,方用半夏散及汤。(5)清上温下、发越郁阳法:用治上热下寒、正虚阳郁咽喉不利证,病机为肺热脾寒,阳郁不达,方用麻黄升麻汤。(6)解毒清热、活血散瘀法;用治阴阳毒咽痛证,病机感受疫毒,侵入血分,方用升麻鳖甲汤。(7)益胃润肺、止逆下气法:用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证,病机为热踞上焦,肺胃津伤,虚火上炎,方用麦门冬汤。(8)开结化痰、调气降逆法:用治咽中梗嗌如有炙脔证,病机为七情郁结,痰凝气滞,方用半夏厚朴汤。(9)温肾祛寒、降逆开塞法:用治肾气上冲咽喉塞噎证,病机为阴寒盛凝,阳气衰微,可用肾气丸、四逆汤等方。 (10)益阴扶阳、调气和血法:用治阴阳两虚阴不配阳咽干口燥证,病机阴阳偏衰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方用小建中汤。        综上所述,慢性咽炎能不能从肺治疗?回答是可以的,但不全是,需要整体治疗,心肝脾肺肾,脏腑辨证一样也不能少,咽炎不好,就会侵及气管与肺。         

王智刚 2019-12-18阅读量1.1万